大竹“竹唢呐”可口鼻同吹的民间艺术

华西都市报 2021-03-30 04:26 大字

大竹“竹唢呐”多支吹奏。

(资料图)

在四川达州大竹县,无论是民间的红白喜事,还是官方的重大节庆活动,有一种乐器都会登堂入室,为大家带来听觉上的享受。这种乐器就是竹唢呐,其形状与普通的唢呐无异,但因其制作材质为竹子,故称“竹唢呐”。竹唢呐凭借清新、清脆的音色,配合当地独有的演奏曲目,吹进了千家万户,也被列入首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大竹竹唢呐更是从民间吹到了全国舞台。

大竹竹唢呐

可追溯到宋代

对于竹唢呐,大竹县文旅局四级调研员王山君作为长期与竹唢呐和民间吹奏者打交道的文化工作者,非常有发言权。曾经,他还操盘组织过一次大竹唢呐英雄会,当时有20多支队伍近200人参赛,让他非常自豪。

据王山君介绍,大竹竹唢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因当地竹资源非常丰富,在唢呐传入后,大竹人便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用竹子来制作唢呐。竹唢呐的选材为罗汉竹,因该竹竹壁厚实,竹节短而口型差异不大,加之能抵抗湿热温度,不易开裂且音质有共鸣之效果,所以就成了竹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唢呐竿子”。

王山君说:“竹唢呐与铜唢呐相比,音量较小,但因竹子的特性,音色更加清新、清脆,也更动听。一般的演奏乐器都是七孔,但竹唢呐是六孔五音阶,也限制了它的演奏曲目。”

从民间红白喜事

吹到全国舞台

尽管演奏曲目受到限制,但千百年来,竹唢呐在当地依然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吹进了千家万户,是民间红白喜事的必备演奏乐器,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演奏曲目,如《凤凰展翅》《老鼠嫁女》等。同时,在表演形式上,竹唢呐也有单支吹奏、双支吹奏和多支吹奏等,有些技术好的吹奏者甚至可以口鼻同吹。

王山君自豪地说:“在上世纪80年代的全省糖酒交易会上,《老鼠嫁女》作为表演曲目一炮打响,也让大竹竹唢呐为更多人知晓,竹唢呐也得到更好地展示和推广。”

特别是近年来,竹唢呐从民间的红白喜事逐渐走上了一些大型的表演舞台。大竹县内的各种活动,竹唢呐是必选节目,而且竹唢呐还走出大竹、走出达州,登上了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央视文艺频道等更高级别的舞台。

在大竹当地,不仅成立了竹唢呐协会,已发展30多位民间吹奏者为会员,还曾经推动竹唢呐进校园试点。大竹县月华镇也因浓厚的竹唢呐吹奏氛围,被授予“四川省特色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新闻推荐

大竹建成香椿交易中心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王晓林)素有“中国香椿第一县”美誉的大竹县,目前香椿种植面积达12万亩。每年三四月份,该县生产的香椿...

大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大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