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请大舅爷喝酒

达州晚报 2015-01-22 13:45 大字

——来自王承德的博客

“喂,你好哟!承德。”摁下手机,里面传来邻水太和镇酒厂陈厂长关切的问候声。

“你好!你好!陈厂长,请问有什么事么?”“你有个大舅爷,是叫张为春么?”“是的,是的!那是我大舅爷。”我急忙应承,“他来找你打酒吗?陈厂长。”“是的!他说他是你大舅爷。”

“对头,对头!”我立马想起今年元旦中午的一件事,便对陈厂长大声说:“你给我大舅爷打酒就是了,他要打好多就是好多,你只是不收他的钱。”我怕陈厂长误会,立马跟了一句,“你只管给他打酒,而且要打15元以上一斤的粮食酒,账就记在我的头上,方便时你回到达城找我结账就是。”

“要得,要得!”陈厂长在电话那头爽快地答应了,并说:“你大舅爷说他赶一次场不容易,要走二十多里山路,难得跑,这次就提了两个5斤的酒壶来,他说他要打10斤。”“没问题,没问题!”我立马回话,“只要他想喝酒,叫他随时来就是了。”

当我与陈厂长通完话,刚要说“好!好!就这样嘛!”准备挂断电话时,“喂!喂!承德呀!”陈厂长在电话里紧急呼叫,“你还是给你大舅爷说两句吧!”“好,好!”我一边说好,心里一阵窃喜:“陈厂长不愧是生意人,到底多了个心眼,万一来人是个冒牌货啷个办?”

“好嘛,承德,再见!”当我与我大舅爷通完电话后,陈厂长在电话那头说了这句让他和我都放心的话。

故事讲到这里,读者朋友肯定心起疑团,为啥子我要请我大舅爷喝他自己不拿钱的酒呢?事情还得从元旦这天说起——

我大舅爷是我妈妈的大弟(大竹时兴把自己妈妈的大弟弟叫大舅爷,二弟也就叫二舅爷,依此类推。)其他几位舅爷都在大竹县城和新疆等地生活,而唯独他在大竹偏僻落后的大山上生活着,育有一儿一女,都没有把书读出来,在外地打工并安家落户了,生活过得也不太滋润,也就很难照顾好我这个大舅爷。可他抽烟尤其喝酒成瘾。

喝酒就得要酒钱,钱从何来?偏僻落后的大山区农民的收入,你是懂的。他和我大舅母虽是蛮拼的,一年到头下来,没挣几个“净米米”,除了兴家为人,勉强能糊起走,要想有点其它嗜好,比如天天想喝点小酒,那就只有从牙缝里抠了。可我大舅爷又偏是个完完全全的正牌“妻管严”。

“没办法,只有喝3块钱一斤的酒!”这还是去年春节,我去给他拜年时,他悄悄给我诉苦说的一句话。“大舅爷,别喝这么孬的酒!”当时,我也悄悄塞给他几百元钱,并劝他,“这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可他听了我说的这句话,无奈地望了望我,扭过头,再没吱声……

“承德,明天元旦,你大舅爷的两个孙子放三天假,他要带他们到达城来耍。”去年12月31日晚上,接到我老爸从大竹打来的电话。

因雾太大,元旦这天上午,他们爷孙三人,在我老爸的陪同下,快到12点钟了才抵达西外。我也就顺道先把他们带到火车站广场附近的生态老菜馆用餐。

“大舅爷,是不是还是整二两呢?”刚上两个凉菜,我知道大舅爷好那一杯,便故意问他。“嘿嘿!”他爽朗一笑,“你这个大外甥也是,你明明知道大舅爷就喜欢喝那一口。” 话音刚落,他又补充一句:“要得!先来二两白的再说。” 从他喜悦的脸上我读出了答案:整二两白酒后,再干两瓶啤酒。

“这是好多钱一斤的?”当他美美地喝完第一口酒,偏着头,面露喜色。“不贵!不贵!这是我们万源产的粮食酒。”为了让大舅爷挂得住脸,我顺口打哇哇。

见我没说实话,他半信半疑地又端起酒杯,慢慢地抿了一口,“嘿嘿”地笑了两声,像个孩子似的,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是比我屋里头那个酒好喝些。

“那当然比你那酒好喝些哟!”坐在大舅爷身边的老爸一口接过话去,“你晓得你大外甥请你喝这酒好多钱一斤?”“好多钱一斤?” 大舅爷偏过头去,一脸疑惑,小心地问道。

当他听我老爸说,我给他打的二两白酒是五十元一斤的,我大舅爷转过头,十分心痛地轻轻地说了一句:“这喝一斤的钱要是给我的话,不知我要喝多少酒哟!”

听到我大舅爷说这句话时,桌上的其他人可能没怎么在意,可我作为他的晚辈,好孬也在外工作,能领几个工资,当时那心里真的是一阵撕裂般地疼痛。

“大舅爷,您今后再也不要喝您屋里那个酒了,那么便宜,您知道那是用什么做的吗?!”停顿了一下,我又对他说:“那么劣质的酒,喝多了,身体要出问题的!”他又是“嘿嘿”地笑了笑,很自信地对我说,“我喝了这么多年,可没有出问题!”“等您身体出了问题的时候,那时又来不及了哟!”我老爸及时跟了这么一句(这里再插一句话:我那73岁的老爸从不喝酒,一沾酒身上就发痒)。

“大舅爷,从现在开始,您喝酒的事,我包了!”饭后,我对他说。“你怎么包了?”他反问我。

“陈厂长是我的老朋友,前年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退休后,针对市场上假酒、勾兑酒盛行的现实,他发扬祖传手艺,回到我们共同的老家——太和街上承包了一家酒厂。”我对大舅爷说,“您回去就直接去找他。打的酒喝完了,随时去打就是,想喝多少打多少!”

“哦……”听我这么一说,年近七旬、有些耳聋的大舅爷,心里已明白几分,脸上再次露出喜悦和质疑参半的神情……

就这个样子,事隔8天后,也就出现了文首那一段对话,现在想起来还让我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新闻推荐

第二回 竹城“府南河” 本报记者 漆慧霞

本报记者 漆慧霞

大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大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 请大舅爷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