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竹“傻”农妇尹龙芳: 与菌菇相伴的美好生活

达州晚报 2014-04-14 14:32 大字

村里人都说她“傻”,5年前,年近不惑的尹龙芳赚够近80多万,原本可以过上让人羡慕的城里人生活,可是她为了带动乡亲们致富,砸出全部家当又回到家乡创业。

村里人都说她“美”,5年后,她建立食用菌基地170余亩,年利润近百万元,解决附近村民就业70余人,土地入股村民年均分红达2万余元。

她从小就有股“不服输”的劲

尹龙芳1963年出生在大竹县城西乡垭角铺村,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在她年幼时,母亲身患重病离她而去,父亲只身一人将她们六姊妹拉扯到大。由于家庭收入微薄,尹龙芳读完初中便被迫辍学,靠着四处打零工补贴家用。随着父亲渐老和几个姐姐的相继出嫁,家里更没有什么劳动力了,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尹龙芳身上。而从小就独立自强的她,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反而把家里上上下下打理得井井有条。父亲常常对人说:“我家这个四丫头,那硬是比别人家的儿娃子还要能干哦!”

1985年,尹龙芳经乡亲介绍认识了同乡的杨山平,杨山平家境普通,但为人忠厚老实。同命相连,杨山平跟尹龙芳一样,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两个命运相似的人很快走到一起,结成夫妻。婚后,杨山平在家务农,尹龙芳打理家务,家庭虽不富裕却祥和安宁。

婚后第二年,噩耗传来,尹龙芳的父亲因病离世,这让刚出嫁还来不及尽孝的尹龙芳伤心不已。尹龙芳想到丈夫的父亲还独自居住,没人照应,便强烈要求杨山平将父亲接来同住。夫妻俩的小家原本不足20平米,公公来了之后,再加上自己刚刚出世的大女儿,家里更狭窄了。

为了改变家庭现状,从小就不服输的尹龙芳犯起了倔劲儿。她开始阅读一些科普书籍,试着自己在家搞一些副业。养猪、养鸡、养鸭……为了致富,她从姐姐手里借了点钱,开起了“动物园”。看着妻子这股子不服输的韧劲,杨山平也充满了干劲,重新拾起了自己的灰匠手艺,给人打工、盖房子。家里的日子一天一天好了起来。

看着一双儿女渐渐长大,有一天夫妻俩在电视上看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迅速,想到自家的清贫,想到村民的冷嘲热讽,两人渐渐萌发了外出“闯天下”的心思。2000年,夫妻俩怀揣不服输的信念,揣着仅有的几千元积蓄来到浙江,开始了“打工生涯”。

外出打工萌生“创业”念头

来到浙江,尹龙芳、杨山平夫妇并没有跟着“打工大军”进城市、进工厂,反而选择了农村。“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熟悉。”尹龙芳来到浙江某地的农业园区,心里盘算着想多学习一些农业方面的技术,将来有机会回家乡创业。刚到浙江的农业园区内,这里的现代农业让尹龙芳、杨山平夫妇第一次开了眼界,见识到了真正的高科技农业,也第一次接触到了农业技术。

夫妻俩靠着踏实、勤奋、好学,在园区里得到了业主的信任,开始边做边学菌类种植技术。2009年,夫妻俩竟攒下了80多万元积蓄。“回家过平静的生活?还是带动家乡致富?”这让尹龙芳十分纠结。“你们俩都40岁了,还创啥子业哟!”、“到城里买套房子,日子也好过嘛!”……回到家乡,尹龙芳提出了“创业”的想法,却遭到老公和亲戚们的强烈反对。

“家门口干事业,既能照顾家人,又可以带动乡亲致富,多好啊!”后来,杨山平被尹龙芳的执着精神打动,在亲戚的反对声中,拿出了打工积攒的资金,创办了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种植,杨山平主动提出担任合作社的运输司机。

回乡创业遭遇“生死劫”

天有不测风云,创业起步的第一年,由于对本地气候把握不准,菌棒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糜烂,夫妻俩前期的所有投入都危在旦夕,合作社刚刚诞生就面临夭折的境地。为了挽回损失,想来想去,尹龙芳想到了家里刚买的房子。当她跟丈夫商量要抵押房子贷款时,却遭到了一向温和的丈夫极力反对。“你疯了?如果我们真是血本无归,以后孩子们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面对丈夫的愤怒,想到两个孩子,一向倔强的尹龙芳也沉默了。

“爸爸、妈妈,我不怕没地方住,钱没了也可以再赚,如果信心没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然而,儿子杨超的一番话打破了夫妻俩的沉默。听着儿子的话,夫妻俩泪流满面,暗暗发誓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一定要让合作社“起死回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听说了尹龙芳的“创业危局”后,大竹县妇联主动找到她,帮她争取到了妇女创业贷款,再加上抵押房子的贷款,夫妻俩同心协力,在技术专家的帮助下,极大的挽回了损失,合作社顺利度过了“生死劫”。

现在,尹龙芳家的食用菌大棚基地种植平菇、香菇、袖珍菇等食用菌170余亩,年利润近百万元,解决附近村民就业70余人,土地入股村民年均分红2万余元。

面对生活扬起笑脸

合作社的发展蒸蒸日上,尹龙芳一家的生活也越来越甜。2007年、2009年,一双儿女相继结婚成家,不久孙子、孙女也降临人世。尹龙芳夫妻俩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一大家子住在了一起,过起了儿孙绕膝、共享天伦的家庭生活。在尹龙芳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也学会了兄友弟恭、相敬如宾,一家人其乐融融,从来没有吵过架红过脸。

然而人有旦夕祸福,2013年2月10日,儿子杨超由于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不幸辞世。这个家庭一夜之间迎来了人生最大的悲剧。父母失去了心爱的儿子,怀胎4个月的妻子失去了深爱的丈夫,年仅4岁的幼子失去了可亲的父亲。“杨超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小时候,我们不在他身边,他生活独立,成绩优异,从不埋怨。结了婚,为了不给我们增加经济负担,他自己贷款买货车跑运输。如果不是平时里帮着我们合作社运货,也不会劳累过度……”谈起儿子,尹龙芳说话都哽咽了,不停地掉眼泪。

儿子杨超骤然去世的那段岁月是这一家子最为晦暗的时光。不光尹龙芳,杨山平也因悲伤过度病倒了,合作社生意陷入停滞。为了重振家业,女儿辞去了成都的工作,回到父母身边,承担起了照顾父母、照看生意的责任。在亲情的抚慰下,尹龙芳夫妇逐渐走出了悲伤的阴影,回归了正常的生活。命运的磨难没有击垮这一家人,他们像向日葵一般,面对生活扬起了自己坚强的笑脸。

(本报记者 刘民婕)

新闻推荐

爸,您在天堂还好吗?

农历四月二十,是我爸走了一周年的日子。去年的这天凌晨,大竹县人民医院外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医院病房里,我爸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处于深度昏迷中,只能从尚还在走动的心电监测仪图像中感觉到他的生命存...

大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