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仕天长清吏治智断“牛舌”美名扬——“我从包公家乡来”系列报道之“天长篇”(下)

肥东晨刊 2019-11-13 08:23 大字

○包氏后人时常来瞻仰包公 ○天长包氏后人第34代包立欣 ○张长生正在勾脸 ○张长生出演包公 ○当地群众建的包公祠匾额 ○古时二贤堂牌匾 ○新建的二贤堂后世崇仰延续美德

据明、清时代的几部天长县志记载,天长曾在县城东门外建有一座“二贤祠”,用来奉祀包拯及“二十四孝”之一的宋代“弃官寻母”的天长孝子朱寿昌。县志上曾留下一首颂扬二贤的诗:

芷城峨峨谁建祠,二贤风雅后人师。

犹道神宰割牛事,笃孝还怜刺血诗。

据当地包公研究学者介绍,天长人对包拯是崇仰的,后来祠毁,移至县学宫文昌宫祭祀(今天长中学处)。后天长护国寺建成,住持僧宗镜老法师慧心仁智。为了承前续后、缅怀先贤,在他的倡导下,于寺中特设“二贤堂”,用来续祀二贤,并绘刻了二贤遗像和包拯《家训》。这确是功德无量的善举,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因为这不独使天长人民奉祀先贤的美德得以延续,而且使得人们在弘法礼佛之时,可以缅怀和凭吊先贤。

据天长市包公文化研究学者王明义介绍,在天长的包氏后人,是从舒城迁移过来的。包氏后人第16代因为躲避战乱,北上到江苏淮安、南京涟水一带。随后,因饥荒逃难,又辗转南下到了天长。如今天长的包氏后人,已经到了第36代。

“二贤堂修复以后,每年我都会带家人来这里瞻仰祖先遗风。”原天长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包立欣,是第34代后人。已退休的他,眼下已近古稀之年。平时喜欢练练毛笔字,写写散文诗句,还时不时研究一下先祖包拯的历史文化。据包立欣描述,在他小时候,父辈都用先祖包公的为公爱民、为人正直的精神来教育他,上学以后,他爱好写诗写文,主题大都与包公有关;而工作以后,他也以包公执法严明、清正廉洁的为官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后来,自己成为父母,我和妻子很注重对子女家风的教育,告诉他们做人要踏踏实实,为官的话,一定要为人民服务。时常提醒他们凡坏事不可参加,凡好事要带个头。”采访的最后,包老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一定会将包公的精神传承下去!”

包公故事传唱千年

扬剧属于地方小戏种,只在天长、江苏扬州、高邮一带被百姓传唱,以民间剧目为主。其中《秦香莲》《陈州放粮》《狸猫换太子》《审石狮》等包公题材的剧目,深受百姓喜爱。

采访期间,记者随天长市金花扬剧团来到天长市冶山镇晏公村,感受“送戏下乡”活动。演出现场,当地村民徐斌带着4岁的孙子来看戏。《秦香莲》的剧情他已经烂熟于心,但他还像第一次看,专注地在台下观赏。他搬了一个小凳子坐着,孙子在他怀里,也盯着台上不断穿梭的“花脸人物”,看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跟着哼哼。一场戏结束,已经是2个小时后。天气炎热,傍晚户外蚊虫不少,但村民活动广场上聚集的看戏的村民,还迟迟不肯离去。徐斌说,“包公的戏太好看了,我像我孙子这么大的时候,就随父母到村上看包公的戏。后来一听说有包公戏演出,我们全家再重要的事情都会放下来。现在,我带孙子来看,就想让他从小知道包公这位清官,学习包公的精神。”

“我们剧团不仅在天长本地演出,还经常到江苏南京、高邮、扬州演出,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张长生是金花扬剧团的一位花脸老演员,登台演戏已经超过40载的他,最爱的角色还是“包青天”包拯。“勾完脸,一穿上包公的黑色官服,一戴上嘴子(演艺髯须),我的精气神马上变成了‘包大人’。”看着舞台上威风凛凛、铁面无私的“包大人”,记者也无法将他与台下亲和力极强的张长生联系在一起。

一提起包拯,人们往往尊称为“包公”,并马上就会联想到戏剧舞台上那个善于断案、为民伸冤的“包青天”的形象。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他确曾为民为国做过不少激动人心的好事,这体现了百姓们的愿望和诉求。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各种文艺作品来颂扬包公,把他塑造成了一个理想化的神话人物。这些文艺作品中的事迹,虽不完全是真事,但和历史上的包拯的精神品质,却是吻合的。笔者认为,包拯所处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在他身上所体现的诸如执法严明、不畏权势;严惩贪恶、铁面无私;直言敢谏、为民请命;革除弊政,清正廉洁等民族精神和优秀品德,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这对于我们今天以法治国,反腐倡廉,树立正气,警示后人,仍然十分有益。

本刊记者顾雯鑫文/图

新闻推荐

复仕天长清吏治智断“牛舌”美名扬——“我从包公家乡来”系列报道之“天长篇”(上)

○胭脂山○文化馆排练包公戏○天长包公文化学者王明义叙说牛舌案○包公戏是当地百姓最爱的戏之一○胭脂山蜿蜒而上的石阶...

天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长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