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炭化 变废为宝

滁州日报 2019-06-24 08:12 大字

胡斌李志明胡林

6月1日一大清早,一辆载有8吨小麦秸秆的大卡车停在了天长市永丰镇民生社区的村前道口旁。这些过去难以消化的庄稼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现如今却成了民生社区脱贫奔小康的“宝贝疙瘩”。

从去年8月起,天长市引入生物科技企业发展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综合开发项目,并在永丰镇试点建设秸秆炭化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让昔日的空壳村走上了从依靠“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型发展路。

秸秆炭化,促集体增收

笔者走进民生社区一间800平方米的秸秆炭化生产车间,3台高大的圆柱形设备正在运转,经过冷凝、洗涤、过滤等生产工艺,褐色的木醋液便被分离出来,而在圆柱形设备底部,经过6个小时700摄氏度的热裂解过程,原来的秸秆变成了黑色的生物炭。

“整个生产过程可以做到上不跑冒、下不滴漏。”民生社区秸秆炭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红平指着这套设备说,生产过程无污染、噪音也很小。

车间一旁堆放着刚刚出产的黑色生物炭,“这些炭一吨可以卖到2300元左右,咱合作社从附近镇村收购的秸秆、废木料才250元/吨,价值翻了近9倍。”何红平说。

“生产出来的生物炭、木醋液等初级炭制品由市里引进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统一收购,每吨生物炭的卖价是2300元,每吨木醋液的卖价是800元,车间每天能生产1.8吨生物炭和1.6吨醋液。”何红平进一步介绍道,除去原料、人工、水电等成本费用,每天能有1800元的利润,“如果满负荷生产,合作社年收入可达60万元左右。”

“咱社区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这下好了,有了这项‘变废为宝’的生物炭化产业,咱民生社区将彻底改写空壳村的历史。”民生社区主任梅良琪信心满满地介绍说,2015年前,该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去年,秸秆炭化车间试运行还不足半年,已为社区集体带来7万余元的收入。

创新模式,贫困户摘帽

患哮喘病的杨熙才是民生社区的贫困户,去年9月份开始,他和妻子来到合作社,分别成了秸秆炭化车间的分料、装填工。“咱两口子在车间里上班一天就能挣250元,劳动强度也不算大。”杨熙才欣喜地说。

村民不仅能在炭化车间获得务工收入,还能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参与分红。

“咱社区自从成立了秸秆炭化合作社,充分整合产业扶持资金、贫困户项目增收资金、上级安排到村的资产收益试点资金等60余万元投入到合作社,再以股权方式量化给村民。”老党员、社区监委主任李福强说,全社区35个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普通农户则自愿以现金方式入股,年底按照实际收益分红。

“秸秆炭化车间厂房占地少,建设成本低,生产工艺较为简单,村民稍加培训即可进入投入生产。”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市扶贫办主任叶恒田介绍。截至目前,永丰镇已有2个社区、5个村成立了秸秆炭化合作社,其中4家秸秆炭化车间已正式投运生产。

新闻推荐

爱心送考,党员示范

■本报记者刘洋6月14日早上6时,淮陵出租车公司党支部党员任义便驾驶自己贴有“第九届(2019)爱心送中考车”标识的党员示范出...

天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长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