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全方位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水平

滁州日报 2019-04-18 08:12 大字

本报讯近年来,天长市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多措并举提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服务水平。

建立供养标准动态提升机制,切实增强特困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适时提高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标准和供养水平,目前,该市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4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分散供养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7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5400元,为特困供养资金开辟“绿色通道”及时足额发放。

坚持“双管齐下”,解决农村特困供养机构基础设施落后、运营经费缺乏等问题。一手抓“托底保障”。目前,天长市共有特困供养人员2547人,其中集中供养特困人员726人。从强化资金保障、完善设施配置、狠抓安全管理、提升人员素质等方面为政府兜底供养对象安享晚年提供保障。一手抓“公建民营”。通过特困供养机构“公建民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盘活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提档升级。目前,该市天长街道敬老院已正式实施“公建民营”,杨村、铜城、张铺等镇6家敬老院也即将实施“公建民营”。

加强部门联动,为特困人员提供健康医疗服务。该市在医疗机构开通特困人员绿色通道,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特困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其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上门服务。通过医疗机构设立派驻点的形式,为全市20家养老机构统一设立了医务室,积极引导民办养老机构创办医院,将“医”和“养”有机结合;鼓励医疗机构开办养老机构,天长明恩医院利用医院闲置床位改建天长明恩养老院,已正式收住特困老人。截至目前,该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已达21家。(李炳旺)

新闻推荐

老旧小区 改造惠民生

日前航拍的改造后的郊区大通镇龙苑小区。为改善老旧小区内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居住品质,近年来,市住建局扎实推进老旧小区...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