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 狠抓大项目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

安徽日报 2019-02-27 07:36 大字

中都大道一角。扬子空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惠科效果图。

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安徽嘉安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安徽猎豹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线。

◆2018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46个,境内省外项目到位资金975亿元,同比增长15.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2018年新入省网10亿元重大项目26个,居全省第3位;

◆2018年招商引资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91个,其中5亿元以上32个;

◆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66个,同比增长14.5%;

◆2019年2月20日上午,滁州市举行全市一季度百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当天,全市共集中开工100个项目,总投资约36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84个,总投资304亿元。

近年来,滁州市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着力谋项目、争投资、抓招商,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46个,境内省外项目到位资金975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291个,新投产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66个,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4%,财政收入增长12.2%,均居全省前列。

招大引强 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加强统筹调度,强力攻坚突破。坚持市县两级领导联系推进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线索)制度,市县联动、平台联动、部门联动,协力推进重大项目。定期梳理重大项目,拟定推进计划提交市领导推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加快项目落地进程。组建80个招商小组专职招商,充分利用各种展会平台,宣传推介滁州,扩大滁州影响。2018年以来,滁州先后承办中国无人机高峰论坛、2018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参加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徽商大会)、厦洽会、西安无人智能系统大会等大型活动,成功举办第七届农歌会招商引资经贸活动、第二届“亭城汇、故乡行”活动,邀请徽商大会近百名客商来滁考察、洽谈合作,积极摸排项目线索,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46个,境内省外项目到位资金975亿元,同比增长15.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聚焦龙头企业,着力招大引强。围绕主导产业,着眼产业升级,加大知名企业、龙头企业招引力度。总投资140亿元的康佳智能家电及装备产业园、总投资百亿元的星恒电源、总投资50亿元的创维智能家电产业园、总投资50亿元的利维能锂电池、总投资40亿元的米润智能出行产业园、总投资22亿元的隆基乐叶光伏组件、总投资3亿美元的华冠通讯、总投资16.9亿元的博世西门子干衣机洗衣机等项目相继签约落户。

大力招才引智,打造人才高地。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拓展产学研合作。全市累计与78家大院大所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中关村协同创新中心和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西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滁州分园、中轻联食品研究院、长春光机所滁州装备研究院等一批科创平台成功落户。2018年,全市新签约院士工作站11个,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9个、博士等高层次人才200多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净增数、总数分别居全省第三、第四。

优化服务 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抓好“四送一服”,实施精准帮扶。在全省率先建立“六化四机制”工作标准,建立高效帮扶网络,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进企业门、解企业困、帮企业忙、促企业进”系列帮扶活动。出台滁州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工业强市若干政策、实施四大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强化政策支撑。2018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累计调研企业13304次,梳理企业问题3302个,解决企业问题3217个。在全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集中活动考核中,滁州市连续两年居优秀等次第一位。

加强要素保障,服务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先进制造企业降本增效,助力企业轻装发展。2018年,全市具备直接交易资格电力用户近600家,降低企业社保费用超1.2亿元,减免税收超13亿元。用地上,坚持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实行“双向约束”,着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用钱上,采用面上集中对接和点上一对一服务的形式,组建专班跟进督导,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全市共达成融资协议798份,总金额170亿元。用工上,市主要领导牵头,高位推进,搭建就业平台,开展专项帮招活动,建立“企业用工周转池”制度,调剂用工余缺,破解企业淡旺季用工难题。全年全市举办专场用工对接会、攻坚会728次,帮助企业招工10.2万人。重点推进全市“三个一百”工程项目,全年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新开工167个、新竣工201个、新达产155个。

深化审批改革,提升服务效能。坚持能放则放,持续给审批事项“瘦身”,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最大程度利企便民。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互联网”,推行线下办事“一次办结”,加快实行“不见面”送达,“一网通办”事项占比99.98%,居全省第一;平均承诺办理时限2.67天,居全省前列;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98%。“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成效居全省前列。公共资源交易数量、交易金额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2018年,全市招商引资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91个,其中5亿元以上32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66个,同比增长14.5%。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项目加快建设,计划3月份“点亮”;康佳智能家电产业园、星恒电源、创维智能家电、利维能电池等一批大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国能锂电池、隆基乐叶、三棵树涂料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

培优育强 一批重点企业发展壮大

狠抓技改投资,推动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千亿技改、千企升级”行动计划。2018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6.6%,其中技改投资增长49.6%。总投资46亿元的猎豹汽车升级改造项目启动实施,总投资15亿元的嘉安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加快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推动机器换人,全力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机器人1313台;19家企业获批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2个产品获批省级首台(套)设备;17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全柴动力获批工信部2018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

培育骨干企业,推动提质提效。着力推动企业升规上限,2018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3户、总数达1596户,居全省第五。亿元以上企业超500户,其中产值超50亿元企业10户,康佳电子产值超150亿元、中普石油超90亿元。通用生物基因合成及测序项目列入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天康连续8年入选全国电子信息百强,扬子空调等3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力推进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6个,总投资195亿元。明光凹凸棒新材料研究中心成立。

远谋近做 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推进

坚持重大工程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滁州人民期盼多年的滁宁城际铁路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合新、宁淮高铁在滁境内线形和站点设置基本确定;滁淮高速建成通车,滁天、来六、明巢、滁西环4条高速开工建设,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建里程均居全省第一。104国道三期建成通车,328国道绕城段等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建设规模、在建里程和总投资均居全省前列。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提前一年完成,绩效考评居全省第一。滁州机场选址有了新进展。淮干蚌浮段治理工程主体完成,女山湖特大桥全线贯通,江巷水库、汊河大桥重建等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江淮杯”评比获全省第一。

加强项目谋划,实现滚动发展。把项目谋划放在重要位置,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瞄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大平台等,围绕政策、产业、基建、配套、生态、民生,加大项目谋划力度,提前做好项目可研、规划、土地、环评等前期工作,健全完善协调调度机制,按照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原则,强化跟踪服务力度,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近年来,滁州市纳入省“861”计划的项目投资总量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厚积薄发 一批重点产业快速成长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过多年发展,滁州先进装备产业已经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仪器仪表、电线电缆、模具、农业机械、轨道交通制造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滁州首个产值突破千亿的产业。其中,通过先后引进安徽猎豹、永强汽车、达世汽配、胜华波、康达叉车、嘉安汽车等一批投资规模较大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汽车整车和车用发动机等零部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汽车年生产能力达20万辆,已成为全省三大整车生产基地之一。天长仪表电缆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占天长市工业总产值的1/3左右。

智能家电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滁州作为安徽省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是全国唯一集“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示范基地”为一身,并入选首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目前,智能家电产业已形成以博西家电、康佳电子电器、扬子空调等为代表的大家电、以东菱电器等为代表的小家电、天长的电子零配件和以鲲鹏装备为代表的家电装备制造产业四大板块,并拥有2家国家级、1家省级公共服务平台,拥有从装备制造,到生产、研发、设计、检测一条龙的全产业链体系。2018年,全市四大家电产量突破千万台(套)大关,达1360万台,占全国的2.5%,其中,彩电、空调、洗衣机、电冰箱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3%、24.5%、10.3%、12.9%。围绕康佳和博西华等10家主机企业,全市家电配套企业已达200多家,冰箱、空调、彩电本地配套率分别达到80%、70%、80%。

绿色食品产业知名品牌云集。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滁州食品加工产业无中生有,得到快速发展,雀巢银鹭、六个核桃、盼盼食品、东鹏特饮、雅客、蜡笔小新、南方黑芝麻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纷纷落户,从根本上改变了滁州传统的粮油加工为主导的食品产业局面,有力推动滁州食品产业向品牌化发展。目前,滁州已汇聚众多国内一线食品品牌企业,着力发展休闲食品、功能饮料、养生食品、保健食品等特色产业,力争把滁州打造成为华东地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新型化工产业质效明显提升。2016年以来,滁州新型化工产业依托定远盐化工园、来安精细化工园和全椒化工新材料园三大特色产业园区,通过引进培育,产品生产稳步增长,整体效益企稳回升,中普中联、金禾实业、华塑股份等一批重点企业稳步增长,已成为全省三大化工生产基地之一。2018年,全市新型化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金禾实业在全球食品添加剂细分市场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当年实现利润超过10亿元,利润率达到20%以上。

硅基材料产业向高端转型。滁州硅基材料产业基于凤阳石英砂资源产生,原以平板玻璃和日用玻璃生产为主。近年来,滁州致力于提升产业层次并取得实效,一批光伏玻璃大项目相继落地投产。2018年,福莱特玻璃一期项目已实现竣工投产。三期项目全部竣工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5亿元,税收约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基地。总投资50亿元的亚玛顿年产10GW太阳能新材料项目于2018年开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年上缴税收10亿元以上。

新能源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近年来,滁州着力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国能、星恒、利维能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隆基乐叶光伏科技年产5GW单晶组件项目2018年初开工建设,当年投产,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5GW高效单晶组件生产能力。一个崭新的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新闻推荐

猜灯谜 迎元宵

本报讯(袁媛记者路璐)“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元宵节猜灯谜是我国传统民间习俗。2月17日,趁着天气晴朗,郊区大通...

天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长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