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一字折腾15趟承诺的“最多跑一次”别停留在纸上

南国早报 2018-08-25 16:22 大字

辛辣点评

□安徽朱永华

今年7月,河南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62岁村民李乃甫发现《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上自己的名字错了一个字,“甫”写成了“浦”。然而为了改正这一个字,却让李乃甫老夫妻两人在20多天里累计往相关部门跑了不下15趟。李乃甫坎坷的“改名之路”,引发社会关注的同时,也让当地干部“红了脸、出了汗”。(据《工人日报》8月24日报道)

民间有句话叫“不看怎么说,就看怎么做”。一边是洛阳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一边却是群众为改一错字而“跑断腿”。尽管此事曝光之后,洛龙区国土资源局局长、安乐镇党委副书记、安乐镇国土资源所所长等人,专程到李乃甫家中表达歉意,表示将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并现场办公完成了错误更改。但群众觉得,这反思来得晚了一些。“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趟”的改革已经推进了不短的时间了,各种会议报道中领导的讲话和表态也都让人很感动,但实际成效究竟如何,从李乃甫坎坷的“改名之路”以及时常见诸媒体的群众办事“跑断腿”现象就可见一斑。

李乃甫的“甫”被写成了“浦”,说到底责任并不在群众,大多数都是因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笔误”或不细心所致,群众发现之后提出改正,相关部门应当主动热情的提供服务,甚至为自己的失误向对方表达歉意才是。但事实上却正好相反,自己造成的错误非但不主动积极改正,在群众发现后找上门来时却百般推诿扯皮,让群众“跑断腿”都不能如愿。用官方的话说这是官僚主义,用百姓的话就是“赖皮”。

表面上看,这是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冷漠,实际上,这是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维作祟的结果,即便是政府部门的普通工作人员,往往也会把自己凌驾于普通群众之上,不由自主地对上门办事群众颐指气使,哪会在群众面前检讨自己的错误。而普通工作人员的这种作风,又往往来自上行下效。因此,整改的关键要从部门领导开始,“红红脸”“出出汗”的同时更要踏实转变观念,身体力行,把给群众办事的效率作为衡量工作人员成绩的主要考核标准,如此,“最多跑一趟”的承诺才不会只停留在纸面上。

新闻推荐

做“爱科技 有担当”的好少年 ——记安徽省天长中学学生王乾

做“爱科技 有担当”的好少年记安徽省天长中学学生王乾

天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长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