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夏夜

皖江晚报 2018-08-08 00:00 大字

●鲍安顺

我家住在沿江江南的一座古镇上,叫大通镇。镇上,有一条连接长江的青通河,乍一听,以为是通天河。

在大通,夏夜的风情最为迷人。码头上,江风习习。几十人聚集在一只驳船上,或者聚集在停靠轮船的“敦鼓”上。提几桶江水,冲洗甲板后,铺上草席,就可以睡在上面纳凉过夜了。大家幸福地唱歌,听老人讲故事,还有人吹笛吹箫。有时,我们睡到半夜起来,用渔网,或者用长竹竿和尼龙丝线制成的捞兜,在江里捞鱼。一会儿,就捞一箩筐的鱼虾。

那鱼有鳜鱼、鮰鱼、鲶鱼,偶尔还能捕获最珍贵的鲥鱼。更多时候,捕获的是不值钱的鲤鱼、鲫鱼、黄姑鲳和虾,有时还捞到江里的螃蟹。

鲥鱼,不除鳞,清蒸了吃。那藏在鳞底的油脂,鲜得令人瞠目结舌,几十年后,仍然回味无穷。如今长江里的鲥鱼极少,一斤可卖近万元,也吃不着;更多的,现在是人工饲养的鲥鱼,那味儿差远了,吃在嘴里,如同嚼蜡。鳜鱼与螃蟹,剔了骨,拆取肉,与家里饲养的黑猪肉掺在一起,煮成了下面条的臊子。那臊子与面条掺和在一起,鲜美绝佳,吃在嘴里,鲜味直窜心尖。鲶鱼也不错,煮豆腐吃,那豆腐比鱼好吃百倍,鲜香浓郁,让舌尖美得真打卷儿。

江虾,热锅里煸炒,泛着玉般白色,质地晶莹,口感极鲜,如食天宫琼肴。那时,虾太多了,晒干后,吃不了,整筐整篮地就倒掉了。如今,这样的江虾少得可怜,在饭馆炒一碟,价格也贵得惊人。江里的鲤鱼、鲫鱼和黄姑鲳,其实也极其鲜美,可是那时由于太多了,多得一分钱就可以买一斤。

很多时候,乘着夜色,几十个孩子跳入江里,纷纷向江中心正在逆流而上的拖船游去。游到拖船边,伸出手抓住挂在拖船上的橡皮轮胎,轻盈一跃,便勾身上了拖船。在夜色中,在江风里,在月色下,一个个身影,沿着一艘艘拖船向前奔跑,欢呼雀跃,疯狂得如一个个幸福狂欢的小妖魔。在拖船上,可以看见古镇灯火阑珊,看见远远的青通河的流水,那般清澈,与混浊的江水泾渭分明,却迅速浑然一体。

那时,没有电扇,更不会有空调。有一把蒲扇,或者有一把芭蕉叶扇,就够幸福了。在夜晚江上,一般有风,极怡人。可是偶尔天气过热,没有一丝风,闷得人透不过气来,也需要摇摇扇子。也许因为太穷,纳凉的人,为了一把扇子,或者丢了芦花枕头和破草席,也要打架,或者争吵。

孩子们个个是“浪里白条”,其中有两个人,能够潜到水下10米的泥沙里,抓起石头;浮出水面时,踩着水,将石头高高举在手中,那得意洋洋的劲头,像抓住了一个金娃娃。那个人是瞎子,名字叫焦赵磊,我的同学为他拍摄过一部新闻纪录片《光明行》,获得了国家级新闻片一等奖。他潜水时,脚朝下,潜水的时间会更长些。而我胆更大,头朝下,常撞到江边的砌石墙,有一次竟然在抓住石头时,当我快速出水面时,一头撞在驳船的船底。那时的肺肺活量超强,只有我和与焦雷,可以从驳船头跳下去,潜过驳船,在驳船尾才露出头来,哈哈大笑。几十年不见后,当我再一次见到焦雷时,他听到我的声音后,竟然能叫出我的名字。让我既惊喜又感动,还有点儿幸福。

有一夜,我没有下水。一位同学把我从驳船上推到了江里,我没有露头,一口气穿过了驳船,然后悄悄地跑回家去了。那位同学吓了个半死,几天也不敢去上学。多年后,他见到我时还说,你真行,是吓死人的活水鬼!

新闻推荐

村务晒上网 看紧“钱袋子”

天长讯“过去,只能到村里公告栏里看村务公开信息,现在打开手机就能随时查看,太方便。”日前,天长市万寿镇百子村村民张祺朝登...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