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3月13日《人民日报》 安徽滁州:争当改革先锋 打造开放高地
滁州市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近年来,滁州勇当改革先行者,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位居全省前列,总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2017年,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工作现场会、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验交流现场会、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会3个全国现场会,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等7个全省现场会在滁州召开。在新的起点上,滁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争当推深做实改革、转型发展、对外开放、保障改善民生、全面从严治党“五个先行者”,不断开创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的新局面。
锐意进取抓改革一批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大胆探索,农村改革再出全国经验。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股份权能改革、农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资产“三变”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任务,颁发第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率先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颁发第一张股权证书;率先开展承包土地经营权和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贷款,发放第一笔“农权贷”等。天长市整市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受到农业部肯定,两次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改革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全国现场会在滁州召开。稳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建成“1+6”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和102个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窗口。小岗村积极推行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试点“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清产核资、配置股权,村民从“户户包田”实现了对集体资产“人人持股”,2018年年初分红150万元,平均每个村民分红350元,实现了从“三十年前分田到户”到“三十年后分红到人”的新变革。
打造医共体,综合医改成为全国样本。两大模式在全国推广。一是天长市公立医院改革模式。以3家县级医院为牵头单位,与全市14家乡镇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3个卫生室双向选择、自愿结对,组建3个县域医共体,医共体内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分级诊疗模式,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看病更省钱、基金更安全”。在此基础上,滁州全力打造天长模式升级版,在全省率先开展医保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完成“三保合一”机构设置,率先实现医共体市域全覆盖。二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定远模式。定远县探索“按人头总额预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乡村医生服务收入与签约群众数量、服务质量挂钩,极大调动了基层医生主动上门服务的积极性,让群众看病就医少跑路、少花钱、得实惠,被国家卫计委作为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五种模式之一向全国推广。
简政便民,“放管服”改革进入深水区。滁州市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全面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居于全国、全省前列,先后进行了八轮行政流程再造,最大程度实现了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时间缩短、行政收费降低。2017年以来,滁州继续重拳出击,推动改革进入深水区。一是简化注册登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颁发了全省第一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第一本房产、土地合一的不动产产权证。二是推行网上审批。大胆创新,运用大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依托滁州市电子政务外网和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市、县两级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滁州市“网上办事大厅”平台,414项行政审批事项可以在网上全程办理,形成了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互为补充的政务服务新格局。三是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开展“减证便民”行动,采取“一次性告知”和“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方式,让政务服务“跑一次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2017年对外发布了滁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的首批清单,涉及30个部门357项行政审批服务,占全部488个行政服务事项的73%。
此外,国有林场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城市执法体制改革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充分肯定。
深度融入长三角打造安徽开放发展新高地
滁州地处南京、合肥两个省会城市之间,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滁州发挥优势,积极融入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深度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分工,加快打造皖苏之间新型区域中心城市,逐步形成“双圈互动、左右逢源”开放格局,正在成为安徽省开放开放新高地。
对接大战略,完善大交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空间一体化,高水平建设与长三角地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目前,已拥有通往苏浙沪的高速公路和铁路8条、国省道11条。穿越滁州腹地的合青高铁即将开工,合宁高铁、合连高铁、宁淮城际铁路等规划线位均经过滁州,有望“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滁州港建成投入运营,滁州机场、滁宁城际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都在积极推进。
推进大合作,建设大平台。深入推进与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分工协作,着力打造经开区、苏滁园等合作平台,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国家级经开区滁州经开区实施“三次创业”,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园区企业经营收入超过千亿元,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前五名。中新合作的苏滁现代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的第一站,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水准管理,成为安徽省新型园区建设的样板。2012年以来,累计引进了国能锂电池、长久专用车、台湾达亮电子、南方黑芝麻食品等工业项目126个,协议引进资金超38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24个,注册成立企业200家。依托合宁雄厚高教资源优势,谋划建设滁宁高教科创城,一批高质量项目已入驻,显示出良好发展前景。
开展大招商,打造大产业。全面优化投资环境,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推动智能家电、汽车与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产业向千亿元级迈进。近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始终位居全省前列,先后吸引了博世西门子、猎豹汽车、长电科技、立讯电子、雀巢银鹭、六个核桃、盼盼食品、东鹏特饮等大批企业入驻,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液晶平板显示项目开工建设,成为引领滁州创新发展的重要旗帜。滁州已经成为全省第三家整车生产基地,智能家电产业成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食品产业成为全国一线品牌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17年,滁州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智能家电产业产值超过500亿元。
新闻推荐
满头银发的菜农依然在田间辛苦忙碌。本报记者过仕宁摄■本报记者方盼亮“价格又降了,卖到后来,大白菜都不过秤了,一筐15到20元,至少有六七十斤。”在大通和悦洲,为了一年微薄的收入,从凌晨忙碌到深夜是...
天长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