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教育装备充分发挥“战斗力”

滁州日报 2018-01-24 07:54 大字

丁兆安

上午第二节课的铃声响起,天长实验小学周筠老师如往常一样走进“在线课堂”主讲教室,远在几十公里外的双柳、李坡两个村小五年级学生正静静地端坐着,通过荧屏翘首期待着周筠精彩的在线互动英语课。

“天长于2014年启动全省首批‘在线课堂\’建设,全市已建成6个高清主讲教室,12个在线课堂接收终端,全市村小教学点‘在线课堂\’实现全覆盖并常态化开展活动。”该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各类教育装备的“升级换代”上,天长市近两年来投入数亿元配备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全市的生机比达6.6∶1,师机比达0.84:1,新建了录播教室10个,智慧教室42个,“三通两平台”已常态化“运营”,全市教育教学活动已进入“信息化”模式。对这些教育装备,天长市始终要求做到“宁用坏、不放坏”。“花了这么多钱,配备了这么多、这么好的‘武器\’,如果不用或者没有用好,那是极大的浪费。”该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提升教育装备的使用率,打通其服务教学的“最后一公里”,天长在全市中小学大力开展教育装备管理应用推进年活动,并通过“动真格”的考核形成倒逼机制,让全市学校把“武器”装备真正“用起来”:全市各校图书馆除正常开放外,还利用走廊、教室、教师办公室等公共区域,通过智能化借阅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了流动的“电子图书室”,确保了校园内“人人参与阅读”“处处能够阅读”“时时可以阅读”。以前计算机是“养在深闺”,现在也被“请出”了机房,走进了各个功能教室、教学走廊、活动综合楼、学生宿舍楼等公共区域,并接入互联网,立体化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物理、化学、音乐、体育各类功能教室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天候、全方位地满足学生各类需求,方便学生随时共享学习、实践研究。

如今在天长各个学校,除传统的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书法室、科技室以及各类室内体育场馆等让学生尽情“嗨玩”外,同时还出现了传承地方文化的剪纸室、抖空竹、地方戏曲、孝文化展览室、朱长海纪念馆等各种各样的新型教室,近年来还陆续新建、开放了几所数字化实验室以及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站等,这些专业教室依托校本课程资源和各类艺体赛事拓展活动,促进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自愿行为。

这些新型教育教学装备如何使用,使用到何种程度,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天长立足‘实战化\’,把这些装备设施放在了合适的地方,发挥出了应有的‘战斗力\’,让传统校园逐步演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信息化校园\’。”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天长全面实行封湖禁渔保护水产资源

本报讯近日,天长市专门出台文件,规定从1月份开始,全面实行封湖禁渔,保护水产资源。为促进湖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市农委今年对全市渔业水域实行季节性禁捕,以涵养生态。今年封湖禁渔的时间从1月1日至5...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