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统筹协调发展,增添发展动力 □本报记者王晗笑

滁州日报 2017-12-29 08:13 大字

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只有协调发展,才能“行稳致远”。近年来,滁州市大力践行协调发展理念,以东部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和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为协调发展“一号工程”,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步伐,统筹城乡区域联动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花开并蒂,区域联动、城乡一体、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业已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基本夯实。

▲江淮分水岭上的美丽乡村

构筑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以后去南京,就可以直接刷卡坐公交了,方便了我们滁州的老百姓!”1月18日上午,在滁州市民卡公司清流公园营业厅,经常去南京的滁州市民张俊和首批购买到市民“亭城卡”,非常开心。当日,滁州市民卡加入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后首发的“亭城通A卡”正式向市民发售。这是滁州市突出民生共享,推进社会事业一体化,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滁州抢抓长江经济带、皖江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环境优势,积极融入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深度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分工,积极塑造资源高效配置、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信用信息共享互认、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积极迎接“大江北”时代的到来,滁州市成立了对接南京江北新区扇形区域规划建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举办“‘大江北\’时代的滁州机遇与策略”战略研讨会,并谋划滁宁合作项目10个,总投资近300亿元。

为抢抓江北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滁州市加快推进包括苏滁现代产业园、汊河江北水岸科技新城、滁州高教科创城和滁州经开区原创科技城四个板块在内的国家级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与江北新区等高对接、无缝对接、协同对接的战略新兴板块。

加快推进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产业规划和总体发展规划通过专家审查。依托西部大工业基地资源优势开展招商引资,截至11月底,明光、定远、凤阳三地共新引进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11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5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39个。

加速产业转型迈向中高端

博西华是最早在滁州投资的一家外资企业,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2017年,博西华继续加大在滁投资规模,投资17亿元新上洗碗机项目和烤箱项目。如今,一幢集研发、体验式消费、易购空间为一体的现代化大楼即将在滁州西门子新厂区落成,这里将成为博西华家电全球研发中心。

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传统产业活力迸发,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水平提升……滁州市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亮点频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加速构建,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7%,居全省第4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较去年净增93家,工业总产值累计增长24.7%。构建了“1+8”省市战新产业发展体系,相继引入总投资240亿元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20.4亿元LED发光二极管元组件及成品一条龙生产制造、5亿元科华微电子国家级光刻胶工程实验室及产业化基地等一批重大新兴工程和专项,推动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智能测控装置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1至10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8.1%,产值总量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为25.6%。

现代服务业势头强劲。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发展较快,总投资200亿元的兴茂国际度假区、104亿元的荣盛湿地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网络经济发展迅猛,网络交易额320亿元,提前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服务业增加值568亿元,占GDP比重35.1%。

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粮食生产能力达到450万吨,实现十四连丰,收购量稳居全省第一。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达11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农机化作业水平、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等均居全省前列。

统筹城乡发展共同奔小康

花博园正式开园、明湖正式下闸蓄水、滁州大道等路网工程开工建设、滁州古城遵阳街段进场施工……今年以来,滁州市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山、一河、一城、一湖“四个一”工程,补齐城市建设短板,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放开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民进城的户籍“壁垒”。完成城管体制改革,整合规划、建设、环保、公安、工商、水利、食品药品监督等多部门的执法职能,推进网格化、数字化、专项化等“八化”管理,构建“大城管”格局。天长、明光、凤阳、定远4个县城扩容提质稳步推进,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美丽镇村建设如火如荼。滁州市加快推进“百镇计划”、中心村建设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加快实施乡镇政府驻地“两治理一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公共服务功能稳步增强,乡镇集聚力、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承载力不断强化,镇域经济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2016年度46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21个省级中心村已接受省级验收;2017年度45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31个省级中心村已基本建成。

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结合全域旅游发展,产业培育加快推进,全市已形成了多个特色乡村旅游片区,其中天长市龙岗村抗大八分校、天长市长山村、明光市尖山村、全椒县黄栗树村、南谯区西部山区生态休闲乡村游和千年古驿大柳镇等乡村旅游初具规模。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花开并蒂”。滁州市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重点,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大力选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截至目前,98人荣获“安徽好人”及提名奖称号,61人当选“中国好人”。2017年,定远县法律援助志愿者陈贤、曹旭夫妇当选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崇德向善在皖东大地蔚然成风。

▲“大江北”时代的滁州机遇与策略战略研讨会会场

协调发展就是妥善处理发展中的重要关系,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协调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为理顺发展关系、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协调”一词具体体现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等诸多方面。在滁州冲刺总量全省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只要积极遵循协调发展理念,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下功夫,解决好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问题,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爱沃富光电生产情景

▲通用生物检测产品

▲天康集团生产锂电池

▲智慧养老服务进社区

本版图片由李晓村提供

新闻推荐

建立“管治保”三位一体机制 ——访天长市副市长、老白塔河河长周巧玲

俞登桃今年以来,按照省、滁州市和天长市河长联席会议的统一部署,作为老白塔河的市级河长,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切实增强河长责任意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要求,设立老白塔河河长公示牌,公示了老白塔...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