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打造富民强镇升级版 ——天长市永丰镇发展纪实

滁州日报 2017-10-30 07:55 大字

回首过去五年,永丰镇全面落实滁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和天长市“打基础、蓄势能,谋长远、促升级”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富民强镇”总目标,坚持“工业强镇”和“生态立镇”两大发展战略,明确工业园区、农业园区、集镇建成区三大主攻方向,践行产业集聚的工业镇、宜业宜游的生态镇、城乡联动的城郊镇、和谐稳定的平安镇“四大路径”,开拓创新,奋力攻坚,整体推进,实现突破,开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该镇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切实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基层党建“整镇推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

该镇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全省机插秧、全省食用菌生产、全省人防工作、滁州市财政进位、滁州市计划生育、天长市经济运行考核、天长市招商引资、天长市安全生产等先进镇,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省一级综合文化站,全市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连续5年名列前茅,取得骄人成绩。

2016年,该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1.65亿元,同比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17.3亿元,同比增长9.4%;财政收入4840万元,同比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33元,同比增长10%;规上企业达到31家,外贸出口1650万美元,同比增长50%。

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红色教育

街头小公园

镇行政服务中心便民窗口

“大地农业”家庭农场

天长首届“开秧门”农俗文化节开幕

工业总量5年增加1.5倍

创新发展:镇域经济扩容增量

-------------------------------

干净整洁的宽阔马路、白蓝相间的工业厂房、机器轰鸣的建设现场……在天长永丰镇工业园区内,随处可以看到汽车穿梭,人流如潮,处处彰显着一座现代化工业名镇的繁荣。

该工业园是省首批农民工创业园,位于永丰镇民生社区境内,和市区一水相通、一桥相连,水运、陆运便捷,是离市区最近的一个创业园,区位优势最为优越。该镇已经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先后对园区主要道路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建设道路两侧下水道、路灯、围栏、路牌标识等。为解决园区企业生产经营用水问题,投资120多万元铺设了5000多米自来水管道。今年将投资3000多万元重点改造道路、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目前投资800多万元的天丰路扩宽及黑色化工程正在建设,其他工程正在按计划推进。

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至4平方公里,逐步形成了拉丝模具、仪表线缆、泵阀、玩具服装等支柱产业,入驻企业由2012年的79家发展到现如今的215家,其中规上企业22家,科技创新型企业12家,自营出口创汇企业6家,园区规模不断扩大,集聚度明显提升,该镇于2013年获批省级模具集群镇。

在创业园的带动下,2016年,全镇实现地区国民生产总值9.6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镇经济总量的67.7%以上。

工业是地方经济的命脉,工业兴则兴,工业强则强。在强有力的工业支持带动下,永丰镇各项事业蓬勃发展。5年来,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0%,年均递增14.9%;工业总产值增长153.2%,年均递增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8.3%,年均递增23.5%;财政收入比2011年增长99.5%,年均递增1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1年增长69.7%,年均递增11.16%。永丰镇已成为天长市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协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

“污水处理厂、健身广场、河堤绿化、路灯书屋、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我们这和城里没啥区别。”谈起这些年永丰镇桥湾社区的变化,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2015年前后,永丰镇投入近500万元,对该社区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升级改造,打造成为了新农村的样板示范村。

桥湾社区的变化是近年来永丰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统筹城乡建设,建设宜居城乡的缩影之一。

该镇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在集镇规划区内新建永丰二桥,投资191万元扩宽永桥路(天铜路至天丰路段),同时完善涵闸、下水道、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完成二凤北路14户房屋征迁并进行安置小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协助市政府完成天铜路改扩建及永丰桥拆除重建。积极推进新河北路的改建工作,群众反映强烈的北门出口问题得到解决。投资140万元架设了从职教大道到胭脂湖北岸道路两侧的路灯230盏。

今年正在推进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工程,围绕“两治理一加强”,即治脏治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6200多万元,重点建设游园、农民建设广场、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亮化、立面改造等工程,提升集镇居住环境。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该镇还全力推进“三线三边”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组织清扫保洁队伍、加强道路绿化美化、整治修缮农村住房,持续改善沿线沿边面貌,全镇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该镇创新机制,从2012年开始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无锡顺心物业保洁公司为集镇、园区和新村进行全天候卫生保洁,完善了保洁机制,农村环卫市场化保洁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

国家级生态名镇再升级

绿色发展:农村改革挺起绿色脊梁

-------------------------------

“天地搭起大舞台,家家户户秧门开”。今年5月29日,天长首届“开秧门”农俗文化节在永丰镇省级农业示范区园内拉开帷幕。《开秧门》《秧田里飞出欢乐的歌》、各乡镇农民代表敬献各地特色农作物、农民代表对唱秧歌、祭拜五谷神等节目,吸引了周边近万名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也将该镇的绿色农耕文化传播了出去。

2011年获批的永丰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1.2万亩,先后引进圣丰农业、光伏农业、胭脂湖生态葡萄、天护西瓜等一批特色农业项目,建设永丰省级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万亩示范片和桥湾社区攻关示范村,目前永丰镇现有规模种植大户68家,农业合作社33家,家庭农场42家,农业企业5家,共流转土地23000多亩,辐射影响农户2733户,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主导产业,兼顾设施、休闲、观光的特色农业园区。

该示范区是滁州乃至全省农村改革的“试验田”之一,在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积极开展“三变”探索,示范区内淮土地家庭农场,联合区域内39户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以基础设施使用权入股,成立了天长市圣丰蓝莓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农民每年获得保底分红和盈利分红,村集体每年获得固定收益。引导村组和农户将资源、资产、资金入股经营主体,探索“三变”实现形式。示范区的快速崛起,是永丰镇积极响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农村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集中体现。

目前该镇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农民增收、乡村生态文明发展“四大机制”,并将各项机制有效衔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终达到村民富裕、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总体目标,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在此基础上,该镇还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工作相结合,分别在二墩、桥湾、宏大三个村(社区)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一座,有效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增收。

5年来,永丰镇共建设了垃圾转运站1座、污水处理厂3座、沼气池100个、下水道和污水管网10.5公里。加大绿化提升行动,集镇主次干道近18公里已全部绿化。累计完成“森林增长”工程新造林8970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3个,新建林业特色园3个。

企业5年新增百余家

开放发展:引进来走出去“钱”途无量

-------------------------------

“仅上半年,我们就先后前往浙江、上海、广东等地招商10余次,接待客商考察32人次。”永丰镇书记马素莉介绍说,截至目前,共引进6个亿元项目,签约投资9.28亿元,累计完成到位资金4.05亿元,占全年计划任务的202.5%,积极开展“引进来、走出去”,可谓成果丰硕。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成功引进投资2.8亿元的上海电气生物质发电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底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市重点骨干企业。至此该镇已经拥有超亿元企业3家,规上企业31家,科技创新型企业15家,自营出口创汇企业8家。

5年来,该镇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树立“工业强镇”的发展理念,坚持把招大项目、引进优质项目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自身产业发展规划和比较优势,招大引强、精准招商,坚持高位推进、厚植产业支撑,重点抓好新建项目和企业培育工作,加快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不同规模工业企业梯次发展,力保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该镇工业企业行业种类齐全,产品涉及拉丝模具、泵阀、新型建材、线缆仪表、玩具服装、电子、塑料制品、新型复合材料、新型能源、汽车模具配件等门类,企业数目也由2012年的120家增加到2017年的279家,短短5年猛增了159家。通过大招大引,工业撑起了经济脊梁,企业成为了地方的“钱口袋”,园区成为群众就业的乐园,永丰镇连续多年经济运行考核位于全市前列。

实施33项民生工程

共享发展:社会事业紧扣民生福祉

-------------------------------

“2017年我镇有52户、161人需扶贫帮困,目前,户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永丰镇镇长赵成刚介绍道,主要帮扶措施有产业、就业、教育、健康、政策兜底、危房改造、惠农贷、抱团入股等,确保全部实现脱贫。

民生无小事,坚持惠民生。5年来,该镇累计实施33项民生工程,投入民生工程资金5000多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完善助困、助学、助残、助孤等社会救助体系,5年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54户,发放送温暖资金100多万元,春荒、冬令救济、临时生活救助、大病救助、残疾人救助等资金及时发放到位。新建综合文化站650平方米,通过省一级综合文化站的评定验收,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农村文化舞台日渐活跃。

对永丰、桥湾两个九年制学校的办公楼、学生楼、公寓楼和其他硬件设施进行加固和新建,公办幼儿园重建投入使用,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投资200万元的永丰卫生院门诊楼和投资112万元的住院楼落成并投入使用,百姓的就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按照人防“准军事化”建设要求,建成标准化人防指挥所和全市首家乡镇人防教育馆,承接了全省基层人防规范化建设现场观摩会,2012年被评为全省基层人防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被评为全省基层人防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2016年被评为省基层人防建设成绩突出镇。

此外,该镇还创新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经验,在全滁州市率先建立了“两站两中心”,坚持党政领导坐班接访、带案下访和信访隐患排查,及时处置各类纠纷矛盾。加大安全生产宣传、监管和巡查力度,开展了以“六打六治”为重点的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5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民族宗教、双拥、防震减灾、科普、工商联、共青团、工会、妇女儿童等事业都取得了新的业绩。

(蒋宽张殿荣朱永斌)

镇工业园一角

新闻推荐

巩固扩大“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成果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编者按】从今年7月份开始,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市委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全市党员干部重点是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陈、杨、周”案和近年来滁州市发生的典型违...

天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长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