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淮水流千古 安澜风物长 □苗成韬 文/图

蚌埠日报 2017-10-16 14:51 大字

三河闸镇水铁牛

烟波浩渺洪泽湖

淮安,寓意淮河安澜。此前,我从未去过淮安。8月末,被单位点将,作为“行走大淮河探路新发展”采访组成员,和同事们一道,带着采访提纲,出访淮安,小心脏充满了激荡。

高速路上话双城

从蚌埠驱车到淮安有多种路径选择,全程走高速当然时间最快。为一睹徐明高速两侧的秋日风光,我们选择从蚌埠北入口上宁洛高速,在明光西转入徐明高速,再上淮徐高速一路直奔淮安。只可惜泗宿高速江苏段尚未完全开通,否则从徐明高速上泗宿高速,是蚌埠去淮安最快最近的选择。

途经五河沱湖,窗外大片绿植随秋风摇摆,碧波流淌在绿植团簇之间,再过一个月,这里应该是菊花蟹肥时了。

一路北上,畅聊江苏地理风物,观窗外黄淮广袤平原,欢声笑语不断。到达目的地,已是华灯初上。

进入淮安城内,道路两旁悬挂的月季花形状的彩灯别具一格。询问当地人得知,清朝中后期,淮安人广植月季,繁殖新品百余种。据陈植的《观赏树木学》记载:月季之植,始于江苏清淮。月季花也因此被选为淮安市花。

而花荣秀美,姿色多样,四时常开的月季也是我们蚌埠的市花。两座城市同饮淮河水,同赏月季花……刚进淮安,不禁对淮安多了三分亲近。

当地报社同仁得知我们一路从高速行来,在自矜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网发达的同时,也不讳言淮安人的铁路梦。“江苏在铁路交通方面至少落后安徽十年。”淮安报社的同仁说,“在高铁时代,我们都希望淮安能通上更多的铁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蚌埠人,我这才蓦然感受到了蚌埠作为一座铁路“拉来的”城市所拥有的便利。在过去,蚌埠站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火车大站。普通列车价格便宜、日夜不息,能到达包括西藏拉萨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城市。得益于此,20年前,居住在厦门的姨母就经常坐着火车,往返蚌厦之间。在高铁时代,蚌埠更是丝毫不落后一步。蚌埠南站是京沪高铁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京沪高铁与京福高铁也交会于此,每日从蚌埠出发的200余趟高速列车满载着旅人,快捷的通达到全国各地。姨母的乡愁也从20年前的“两天一夜”,缩短到了8个小时。

运河里头照今古

淮安是九省通衢、运河古城。夜色中,我们来到了京杭大运河淮安段——里运河。

正值夏秋交之际,里运河畔杨柳依依。晚间微风吹开暑热。我们拾级而上,登上了一座名为越秀桥的仿古小桥。两岸忽明忽暗的彩灯勾勒出里运河秀美的身姿,霓虹闪烁,流光溢彩。穿过正风、清风、锦水、绣水四座古亭,走下桥去,不觉绕进了一片错落有致、青砖白瓦的仿古建筑群。这里古玩、旧书店铺和食肆林立,均以明轩、文楼、随缘居、清雅轩等风雅称呼为名,飞檐斗拱下悬着红色的灯笼。当地人行走不紧不慢,用音韵别致的清淮方言轻声说笑,穿梭于各个店铺之间。我们顺着窄窄的青石板路走出小巷,视线豁然开朗,再次映入眼帘的里运河上,金碧辉煌的画舫与水中倒影,正缓慢并行于波光潋滟的水中。恍惚间,又回到了千年前,看到那派“南船北马,舍舟登岸,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店铺鳞次栉比,三教九流云集”的繁华景象。

淮安是一座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运河城”。翻开故纸,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沟通江淮,开凿了自扬州邗城至淮安末口的邗沟,成为中国大运河的起始。此后淮安一直是运河线上绕不开的重要节点。明永乐十三年,陈瑄修疏了沙河故道清江浦,将当时掌管全国漕运的漕运总兵官署设在淮安城,又在清江浦设立漕运行府、常盈仓。明景泰二年设漕运总督于淮安城。清康熙十六年,河道总督又迁至清江浦。淮安与运河一道走过了2500年。

在运河的孕育下,见多识广的淮安人温文尔雅,多才多艺。漫步在里运河岸边,古拙的景致中,却响起了西洋乐器萨克斯的吹奏声音。在九层高的雄伟国师塔前,年轻的男子们斜倚阑干,吹奏着萨克斯,借着华光,看着乐谱,细腻委婉,饱满圆润的悠扬音乐飘荡在运河之上,进入了一旁站立着的美丽姑娘的心。

温庭筠曾有诗曰:“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我等虽未酒酣,但在淮安也仅能呆上匆匆三日,临别不远。夜空明月高照、彩灯为星,眼前始建于清雍正时的清江浦楼耸立,国师塔巍峨,耳边丝竹悠扬,欢声笑语,古今交感。我与温庭筠相隔千年,却同在长流不息的淮安运河河畔,见一轮皎洁明月,大有古今穿越交融之趣味。

次日,我们来到淮安区城南,这里有2003年建成的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枢纽工程,规模为亚洲最大。站在淮河入海水道水上立交桥头,俯瞰大河,午后的烈日刺破云层,炽烈的光芒照射在大运河和淮河交汇处,粼粼细波泛着耀眼的白光,一队商船首尾相接,犹如长龙,鸣着汽笛,正沿运河浩荡驶来,抚今追昔,百感交集。

洪泽湖畔说春秋

在淮安第二日,雾霭沉沉。我们驱车来到洪泽县蒋坝镇,走在发光彩石铺就的堤坝上,数蓬半人多高形似狼尾的草穗随风轻舞,无数蜻蜓斜飞,空气氤氲着湿润的气息。而坝下,便是烟波万里的洪泽湖。

如果说海面是澎湃涌动,那么我看到的洪泽湖就是苍凉极静。

浩渺烟波笼罩水面,寥廓湖天一色,万里共青霜。几艘远帆孤零零横在水面,数只水鸟抖动翅膀俯冲掠起,掀起的一丝波澜转瞬即逝,秋风强劲,似也吹不破这无限苍茫。

但从事先做的功课,我知道这个位于淮河下游的大湖泊一旦打破平静,那却是苍生劫难。历史上多次水灾泛滥,每当洪水来临,淮河下游,尤其是地势低洼的里下河地区就沦为一片泽国,水势凶猛,许多灾民来不及逃走,只能爬到树上躲避,而此时蛇亦上树避水,发生人蛇争树,人被毒蛇咬死的惨剧。

直到1950年重新治理淮河,在洪泽湖兴建了一系列水利控制工程,包括淮河流域第一大闸——三河闸和入江水道等主要工程。1970年各项工程完工,至此,淮河下游地区改变了历史上长期遭受洪涝威胁的局面。

而泛滥的洪水却给下游百姓留下了惨痛且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同行的Y君是滁州天长人,他告诉我们,当地人形容突发坏事降临,并不用“毁了!”“完了!”等词,而用“三河闸倒了!”来表达惊叹,足以证明洪水之祸,已让百姓成“惊弓之鸟”,直到数十年后亦不可消除。

说着淮河水,读着三河闸,我们沿着洪泽湖堤来到三河闸,三河闸是淮河流域第一大闸,全长697.75米,共63个孔,每孔净宽10米。见到巍巍雄壮的三河大闸将汤汤淮水拦在脚下,Y君亦不禁感慨,从小到大说三河闸,直至今日终于得见。

古人并非不懂得修坝筑堤治洪的重要性。三河闸南首卧着的两只重约2500千克的铁牛,正是古人治淮的见证者。清康熙年间,河督张鹏翮主持加固始建于汉代的洪泽湖大堤,大堤建成时,曾铸“九牛二虎一只鸡”用以镇水。据说铁牛当初铸造之时,肚内本是金心银胆,夜间还常常跑到田里偷吃老百姓的庄稼,当人们出来打时,一棍打断它的双角。此后又不知道哪个贪财之徒,偷摘了铁牛的金心银胆,遂使铁牛不能行动,失去了镇水的作用。

如今鸡飞虎跑,只余老牛仍然坚守职责,见证着洪泽湖畔的沧海桑田,历史变迁。

作为当时的全国漕运、河道治理的中心,乾隆六下江南,三次途经淮安,巡视洪泽湖大堤。乾隆在第一、四、六次南巡时分别用行楷、行草、小楷题诗,内容为洪泽湖大堤水利纪事。题写的御笔分别被刻在同一块碑的正、反、侧三面。而空下的最后一面碑,如今已经有后人用固若金汤的三河闸补齐。

水煮茶中品滋味

作为蚌埠人,来到淮安,龙虾不可不提。

淮安盱眙位于淮河干流的下游,湖泊纵横,淮鱼肥美。其中,长淮白鱼为淮珍之一,为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宋代文人曾食白鱼后作《食淮白鱼二首》,其一云:“十年不踏盱眙路,想见长淮属玉飞。安得玻璃泉上酒,藉糟空有白鱼肥。”

时至今日,上世纪90年代才在盱眙兴起的小龙虾,其名气已经盖过了白鱼,风靡全国。龙虾在当地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一种文化。

淮安报业的同行介绍,盱眙一县龙虾产业年直接收入超7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30亿元,已形成百亿级产业规模,带动10万人就业。全县每8个人中,就有1人从事龙虾相关产业。而盱眙龙虾节也已经连续举办17届,龙虾小镇今年5月也奠基动工。小小的龙虾已经从餐桌上,揉进了这座城的血脉之中。

两相对比,蚌埠龙虾似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蚌埠大蚂虾便因虾成市,在南山路与青年街交会处形成了闻名遐迩的“蚂虾街”,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食客。幼时,笔者也曾在父母的带领下,去蚂虾街一打牙祭。具体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然记得深蓝色天空的傍晚,柔和的夏风,密集的虾摊,露天的摊位和喧闹豪放的人群。吃虾时,我总和别的小朋友,穿梭在人群中,玩累了,或者大人招呼,才回到座位。这时,母亲总会捏起早已剥好,去了虾线的大虾,蘸上香醋,送入我的口中。

而如今国内龙虾业界的“鼻祖”蚌埠名声不显。就连本地人,也不知何时,悄悄把“大蚂虾”说成了“小龙虾”。品尝小龙虾席间,我对淮安的同行周洋记者说道,我们蚌埠小龙虾也非常出名。他似乎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说,武汉吃龙虾也很出名。

好客的主人介绍,淮安龙虾分为两派,一派自然是盱眙县的十三香龙虾,另一派则是隔壁的金湖县的蒜泥龙虾。虽然盱眙龙虾名声遐迩,但金湖人却并不服气,他们认为十三香味道过于复杂厚重,喧宾夺主,只有蒜泥做法才更显龙虾滋味。

来自金湖乡下的大厨把蒜蓉、葱姜、洋葱放入锅内,用大火,加重油快速煸炒,再加上各家的秘不示人的手法,使用高汤熬制炒好的蒜蓉。在烹制龙虾时,浇上做好的蒜蓉,香味扑鼻,更显小龙虾肉质细嫩鲜甜。品尝完金湖龙虾,我们干脆请后堂又送来一小盆烧制龙虾的蒜泥,客人学着主人的样子,先用勺子舀上一勺晶莹剔透的泛着淡金色油的龙虾汤,浇进了颗粒饱满的香米饭里,再挖上一大勺的秘制蒜泥,一拌,金色的饭粒透着油亮,鲜美可口。龙虾味虽鲜美,天长人Y君却对另一道金湖土菜“水煮茶”情有独钟。

“水煮茶”叫茶又不是茶,“茶”取茶点之意。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金湖、天长百姓,以水和面,在铁锅里,摊成薄薄的面饼,起锅将煎饼切成二寸左右长条后,放进葱蒜作料,然后加水煮熟,作为一道极其体面的茶点,招待亲友,故此取名为水煮茶。Y君说,如果再添加上韭菜、鸡蛋,那味道更是好极。但加鸡蛋的待遇一定是贵客才能享用。童年记忆里,每每看到水煮茶,便馋涎欲滴。但水煮茶不能随意吃到,一定要遇到谁生病了,给他开开胃口,家人才会做一次。在他的心里,那时,水煮茶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

新闻推荐

天长农村综合改革成为全国先进典型

本报讯9月26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将改革进行到底\’地方经验报告会暨第三届中国地方改革创新成果新...

天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长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