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家族来自西域的印记
○迁至肥东的米氏先祖坟茔 ○米氏发源于遥远的西域 ○含饴弄孙 ○米氏清代自山东迁来合肥 ○村训铭记于心 ○村里的民族团结壁画□刘冰玉本刊记者赵杰张宇泽
在我国,有许多关于粮食的俗语,像“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等。这其中的粮食,自然是以米和面为主。
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一个姓氏从字面上看,与粮食息息相关,那就是“米”姓。
在肥东县杨店乡黄栗民族村,聚集着几百名米姓村民。自清康熙年间迁于此,如今已历经三百年的生息繁衍。日前,记者来到该村走访了一些米姓村民,探求这个家族的古往今来……
米姓源自古西域
据史书记载,米姓出自古西域康居国,原居昭武城(今甘肃高台县境内),为匈奴所败,迁居于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先后建立康、安、曹、石、米、河、火、寻、戊地等九姓政权。后又迁至中亚撒马尔罕西南部建立米国,居民以国为姓。唐朝天宝十年(751年),米国纳入阿拉伯帝国版图,国人皈依伊斯兰教,是一个农牧业国家。米姓人以京兆(今陕西西安东)、陇西(今甘肃临洮)为郡望。从此,米国许多人沿丝绸之路,来长安经商,久居中原不归,他们仍以国名为姓。历经世代生息繁衍,便逐步形成中国的回族重要姓氏之一。宋代,米姓已经和内地的百姓朝夕相处,息息相关,同甘苦、共患难。
始祖自山东迁来
说到肥东地区的米氏家族,发源地众说不一。村里70岁的米方山告诉记者:数百年前,米姓族人先由山西迁往山东,后从山东迁至合肥东乡。据《米氏族谱》记载,自清康熙、雍正年间,始迁祖由山东泰安县城南十里米家寨,迁于肥邑(今合肥)西乡大蜀山脚下,子孙拆居,各有家谱;后因战乱遗亡,俱无足考。据世代相传,其中一支米姓迁至肥邑(合肥)东乡慎城(今梁园)北护城西米家洼定居。至清代嘉庆年间,有的又迁至定远二龙、全椒管家坝等地落户,入谱人丁约一千人。
山西大槐树之说
“问咱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古老的歌谣,在皖北及相邻的苏、豫、鲁等地,一直流传至今。人们一谈起故乡,几乎都是异口同声地说:是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其中自然也包括米氏家族。
原来,这里是明初大移民的集散地。据《明实录》等史书记载,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大规模移民,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共18次之多,移民姓氏554个,分布于18省(市)198县。元末明初,经过长期的频繁战乱、水旱蝗疫等灾难,中原大地黎明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相反,东有太行为屏障、西有吕梁作遮挡的三晋大地,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这种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状况,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明代统治者采用“计民授田”的办法,组织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移民。由于当时三晋各地区移民均拖家带口,先到洪洞大槐树下集结,然后再迁往各地,所以,后来人们都说洪洞大槐树下是老家。
家族人才代代出
据记载,从唐初到元、明、清,米姓涌现许多杰出人才。唐代著名乐师米嘉荣;五代泰宁军节度史米志诚;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儿子米友仁是南宋书画家;元代边关大帅米开庵、明代画家米万钟……
众所周知,家谱为一个家族的根脉。据米氏族人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至1980年前,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宗谱亦被视作“四旧”焚为灰烬。直到2007年,由米广杰倡导,与族人曾多次在米家洼地区小白户和二龙等地讨论,直至2008年5月17日,召开肥东、定远、全椒等地米氏宗亲代表会议,大家达成修谱共识,最终于2008年修成家谱。
新闻推荐
儒林之乡焕颜巨变 动力之都创新升级 安徽省商务厅“媒体进园区”“精准服务进园区”行动走进全椒经济开发区
6月4日至5日,由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开发区协会主办的“媒体进园区”“精准服务进园区”行动走进全椒经济开发区。有着深...
全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