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小镇“逆袭”记 全椒县二郎口镇做大做强稻虾连作生态产业引领脱贫致富
本报记者王 琼 通讯员沈 果
正值龙虾季,全椒县龙虾产业协会会长王如峰,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
“这个时间段的小龙虾皮薄肉肥味美,是最适合吃小龙虾的季节。”他告诉记者,二郎口镇曹埠村每天早晨村里前来收购龙虾的车都要排队,最严重时,一堵就是几个小时。
从发展规模仅300亩到如今7.2万亩,从不到10人养殖小龙虾到近1500户,从亩均年纯收入不足800元到超过3000元,从我去找市场到市场来找我,自2006年起,二郎口镇大力发展以稻虾连作为主的生态农业,走上了稻虾共生综合种养的新型高效生态发展道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和农户增收创收,形成了集科研示范、苗种繁殖、龙虾养殖、冷链物流等于一体的产业化道路,助推小龙虾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带动贫困户脱贫,引领村民致富,真正蹚出了一条从传统农业镇向富足龙虾小镇的逆袭之路。
小龙虾的大“钱”景
说到全椒小龙虾,不得不提起被当地人誉为“虾王”的王如峰。他是当地最早一批养殖小龙虾的农民之一,也是早在2006年就成立的全椒县龙虾产业协会牵头人。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二郎口人深谙此道。2007年,他们成立赤镇龙虾专家大院,聘请省专家、依托市里资源,坚持室内抓技术培训,田头技术试验示范,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种稻养虾。2009年至今,完成省级科技成果8项,发明专利7项,填补国内稻田养虾多项空白。同时,为将稻田养虾技术成果尽快推广应用,王如峰牵头建立500亩稻虾连作示范基地,目前,稻田养殖小龙虾已成为该县农村新型产业。
0.5万亩、1.3万亩、2.4万亩、4.4万亩……从2010年到2019年,二郎口镇稻虾连作面积逐年稳步增加,2019年底已达7.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5%。其中,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1个,5000亩以上示范片4个、千亩以上10个、百亩以上50多个。2019年龙虾产量2.1万吨,产值近6亿元,真正让圩区水田变成了致富活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小龙虾的大品牌
“全椒龙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赤镇牌”小龙虾成安徽省著名商标,曹埠村“稻虾连作”模式被授予国家级稻虾连作一村一品模式,二郎口镇被省级认定为稻虾连作发源地、获批国家级稻渔综养示范区……从2006年探索实践至今,以王如峰为代表的“龙虾人”积极摸索实践总结提高、示范推广之下,二郎口镇小龙虾摘得的金字招牌举不胜举,究其根本在于对全椒小龙虾品质的自信。
“全椒小龙虾尤其是二郎口镇小龙虾肉质鲜嫩、质地饱满,在南京市场上批发价都高于其他地方。”王如峰说,一直以来,全椒县农业灌溉多引自水质更佳的长江水,特别是二郎口镇多处农田属于圩区,稻田里小龙虾喝的是长江水,再加上江淮之间独有的气候环境,龙虾品质自然更优良。目前,当地龙虾销售至全国各地,尤其是合肥、南京、上海、江苏等周边大城市,深受青睐。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品牌也离不开宣传的加持。5月8日至9日,一场以全椒小龙虾为主题的饕餮盛宴,邀请安徽各地的21位抗“疫”英雄来到全椒,共品全椒小龙虾、共赏椒陵美景、共感“儒林”文化,深切地表达对英雄的致敬和感谢,同时也是一次对全椒小龙虾最好的宣传。
小龙虾的大计划
二郎口镇古城村是一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2017年5月,全椒县文旅局派驻扶贫专干蒋晋来到村里扶贫,2019年该村出列。因出色的表现和村民的信任,他从一名扶贫专干成为村党总支书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为龙虾小镇里的一个村,蒋晋将脱贫攻坚、壮大村集体收入的重点放在稻虾连作,制定了发展小龙虾实现稳定脱贫的大计划。土地集中流转后,村里大力发展稻虾连作,目前养殖面积达3000多亩,占全村面积的50%。同时,还把村里稻虾连作的养殖大户吸纳入党组织,以先进带后进的方式,带领贫困户共同脱贫。
60多岁的滕道龙因病致贫,在村里宣传和养殖大户的带动下,2019年开始发展稻虾连作,当年只养了四五亩地。“村里是又送技术,又上门培训,还提供免息贷款,让我们贫困户坚定了脱贫的信心。”他说,当年通过稻虾连作收入翻番,在尝到甜头后,今年主动又从同村村民手里流转了5亩地,现在稻虾连作面积达到了10亩。
为了延伸龙虾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方式,在经过多方考察、衡量之下,2019年,该村新上了投资150万元左右扶贫项目龙虾“蒸煮线”。“今年底将实现年收益10万元,村集体经济的锅里有了,贫困户的碗里也会有。”蒋晋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文刚2014年8月起,在全椒县,有一支全部由各级好人和道德模范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弘扬诚信精神,传递温暖的能量,...
全椒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全椒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