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金”富乡邻 全椒县探索林业产业发展新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滁州日报 2020-04-26 08:00 大字

通讯员望 勤 本报记者王 琼

近年来,全椒县认真探索“林业企业、大户+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群体发展林业产业,让绿色“生金”,助贫困户脱贫。

全椒县马厂镇三合村是一个山清水秀、满眼葱翠的绿色村庄,但以前却是“靠山吃不上山,靠水喝不上水”的贫困村。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77人,乡亲们出门往往抬不起头。三合村的地形、气候都适宜林业发展,村里决定就着这一方产业“生金”。2016年,村里通过“一村一品”到村项目种上了食用竹笋和苗木花卉,后又通过出售薪炭林收入6.3万元,三合村的茶园又重新焕发生机,当年村集体收入就达到12.8万元,成功出列县级贫困村。

尝到甜头的三合村继续在林业产业上作文章。2017年村集体收入15.8万元,2018年,该村利用90万元项目扶贫资金打造了280亩薄壳山核桃基地,村集体收入达到44.33万元,2019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成功下降至1户1人。现在的三合村拥有2200亩经果林、400亩茶园、400亩花卉苗木园和300亩竹笋基地。“我们在积极打造以林、果、茶为支柱产业的林业品牌,让绿色产业持续生金。”三合村党总支副书记杨继林说。

富了村才能利民,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的腰包才能鼓起来。林业企业在给村民送去工作岗位的同时也为村民们注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眼下正是薄壳山核桃抽芽发枝的好时节,在全椒县六镇镇大殷村安徽长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里,四五十名工人忙着移苗、浇水。

今年53岁的郑应兵和几个工友正在栽树。他有智力残疾,和已经77岁的老父亲守着10多亩的薄田度日,家庭情况不容乐观。郑应兵说,一年辛辛苦苦在地里刨活儿,刨弯了腰也挣不着钱,常年在贫困线下徘徊,2016年他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村里安排他到公司上班,一天能挣70元,一年至少能挣八九千元。他还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养了4亩鱼塘,2018年已顺利脱贫。

“林业企业、大户+合作社+贫困户”这一新发展模式,有效带动贫困群体发展林业产业。目前,全县各类园区、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等林业主体212家,其中,林业企业共流转369户贫困户土地,面积3000多亩,户均增收5000多元;吸纳196个贫困人口就业,年人均收入6000元;林业产业效益稳定,贫困户积极入股分红,全县301户贫困户利用空余闲田和房前屋后种植薄壳山核桃5000多株,走出了一条稳就业、防返贫的富裕之路。

新闻推荐

公交公司来了两名“义工”

为使全椒县居民出行更便捷、支付更方便,全椒农商银行与全椒县公交公司进行深度合作,积极推进银行卡刷卡、扫码支付乘车升级...

全椒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全椒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