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垃圾都去哪儿了? 全椒县乡村探新路,干垃圾送超市积分,湿垃圾集中处理或发酵堆肥等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20-01-10 15:04 大字

[摘要]全椒县乡村探新路,干垃圾送超市积分,湿垃圾集中处理或发酵堆肥等

■ 本报记者 王逸群通讯员 沈果

1月7日上午10点多,天下着小雨,全椒县古河镇胜利社区居民王尔坤捧着积攒的烟头、烟盒,走进社区便民服务大厅。 “以前都是随手扔,现在可舍不得丢哩! ”这个54岁的“老烟枪”指着墙上“生活废品兑换项目表”乐呵呵地说。

“这是垃圾积分兑换超市,烟头、纸盒、饮料瓶等都可以换积分,积分可以换矿泉水、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 ”县城管局局长陈礼峰介绍,该县去年6月开始启动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以来,各镇在宣传动员、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垃圾回收利用上妙招频出,逐渐探索出一套垃圾分类的“全椒模式”。

“在农村推广垃圾分类,难在农民观念意识的改变。 ”古河镇党委委员袁长宗说,农村留守老人居多,要让他们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工作必须做扎实。为此,该镇召开了镇村级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动员会议,印发垃圾分类倡议书2000余份,组织社区干部上门入户。

在该镇下发的“倡议书”上记者看到,农村常见的垃圾按照种类被分得清清楚楚。农户可以采取干湿“二分法”处理自家垃圾,保洁员则要在居民分类收集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将“干垃圾”中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送往指定处理地点。

在马厂镇马厂村,为让垃圾分类宣传深入人心,村“两委”给倡议书“升了级”。 “我们把倡议书印成年历,挨家挨户地给村民送上门贴上墙。 ”该村村主任席续武告诉记者,除了村“两委”干部包片入户外,该村村民理事会和“五老”人员也积极上门宣讲政策,“每个人起码入户二三十次,现在家家户户都知道垃圾分类到底是个啥了! ”

事实上,做好宣传动员只是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第一步。 “我们在全镇主要街道配置了干湿垃圾桶各400个,安排专人精分,有偿回收,分类完成后的其它垃圾由镇统一送镇垃圾站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天一次。 ”袁长宗对记者说,为让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他们还试点建立了“垃圾兑换超市”。

“兑换超市每周二、四开门,居民兑换的垃圾必须自行分类,工作人员核对数量后,居民可按种类兑换相应积分。 ”胜利社区主任王春翠向记者介绍,目前该镇可兑换积分的垃圾共计9种,积分可累积也可当场兑换物品,“来换东西的村民已有40人多次,群众参与热情显著提高。 ”

“干垃圾”能变成积分,“湿垃圾”也能变废为宝。 “有资源利用站的镇,我们要求由组织专业厨余垃圾收集车运输至站点处理,也可采用农田免耕技术、发酵堆肥、沼气净化、加工成饲料等方式灵活处理。 ”陈礼峰说,解决了垃圾“去哪儿”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建立垃圾分类、利用的长效机制。

据介绍,该县建立了县、镇两级经费承担保障机制,并列入财政预算。“我们也鼓励各镇建立健全农户垃圾分类激励办法,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和主动性。 ”陈礼峰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建立村日查、镇周查、县月查及群众全程监督的分级督查考核体系,相关结果列入村“两委”、环卫专干、保洁员、分类收集员工作考核内容。

新闻推荐

聚焦发展献诤言 情系民生谋良策 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剪影

本报记者计成军卢志永天长代表团代表干行审议发言。来安代表团代表李锦标审议发言。凤阳代表团代表刘开银审议发言。明光...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