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8月26日报道 创新发展风头劲 动能转换气象新

滁州日报 2019-08-28 08:09 大字

滁州市上半年经济发展良好,多项主要指标增速排位靠前——

本报记者施璇

今年以来,滁州市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好先手棋科技创新势头强劲

外学沪苏浙、内学合芜蚌,滁州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先后制定科技创新文件23个,形成“1+4+23”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内容涵盖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科技金融、成果转化、项目实施等,为进一步实施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突出平台建设。与北京中关村海淀创业园合作设立滁州分园;引进了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检验检测基地等一批“国”字号公共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苏滁智能装备研究院、先进机器人技术研究院、省玻璃容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轨道交通装备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为战新企业的技术突破提供科技研发和创新支撑。

强化主体培育。加大市县两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抓好300个技术创新项目、50个研发项目,培育一批创新排头兵。全市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近150家,组建战新产业技术联盟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26%。

重抓人才集聚。扎实推进院士助滁、专家招引和引博三大行动,与清华、中科大、中科院化学所等31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县(市、区)和省级以上园区全覆盖,新签约院士工作站11个、新引进专家20名、新引进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高效协同、高端人才鼎力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大财政激励。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引导力度,2018年,安排工业强市资金1亿元,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3000万元,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专项资金3000万元,安排科技和人才资金1.1亿元,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落实人才引进政策,推进产业升级。鼓励研发创新,上半年,297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7.5亿元,减免税额1.88亿元,对国内外发明专利分别给予单件2万元、3万元的资助。上半年,全市共授权发明专利261件,居全省第5位。

打造升级版技术改造成效显著

滁州围绕“五大制造”,实施“五大工程”,坚持项目带动,力促企业升规,促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市新增规模企业128户,规模企业总数达到1644户。

全面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千亿技改、千企升级。1至5月份,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8.5%,其中,技改投资增长37.5%,均居全省第2位,全面站稳全省第一方阵。总投资16.3亿元的康佳电子绿色智能工厂、总投资15亿元的英发睿能太阳能电池三期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开工建设;全椒海螺建成投产我国首个智能水泥工厂,康佳电子智能工厂通过省级验收,累计获批36个首台(套)产品。全市获批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7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3家。(下转第三版)

■上半年滁州经济发展良好,多项主要指标增速全省排位靠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居全省第1位;

■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9%,居全省第1位;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4%,居全省第2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8%,居全省第2位;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居全省第4位;

■财政收入增长11.7%,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4位,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成绩单。

新闻推荐

全椒: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拓宽出行“绿色通道”

今年以来,全椒县围绕“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为人民群众出行拓...

全椒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全椒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