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作”,打造绿色农业新模式

皖东晨刊 2019-07-30 07:53 大字

[摘要]我市稻虾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综合种养面积位居全省第二

滁州市首届“醉美龙虾节”27日顺利落幕,各项商娱活动精彩不断,使企业农户得到了宣传,也让市民一饱口福。特别是“稻虾产业”这个词更为人们所熟知。记者了解到,“一田两种、一水两用”,稻田里养小龙虾是一种先进绿色的农业种养模式。近年来,滁州市把稻虾种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依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大力推广“稻虾共作”模式,全市稻虾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截至今年6月份,全市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65万亩,总面积位居全省第二;今年上半年共产小龙虾5.2万吨,占全市水产品产量近30%,小龙虾综合经济产值超30亿元。

醉美龙虾节助推产业发展

“25日人稍微少点,但是26日、27日晚上有很多市民特意前来品尝龙虾”市农业农村局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龙虾节有10家餐饮企业现场烹饪小龙虾,共展销小龙虾达8000斤,约有3万人次“光临”本次龙虾节。“场面那可是相当火爆”。

龙虾节上,滁州市各地名特优农产品展销非常受市民青睐,共有73家企业参展,展出产品102种。其中,“虾稻米”和小龙虾作为龙虾节的重点“参赛选手”,获得的关注度最高。据监测,全市养虾稻田化肥使用量比常规水稻种植减少40%、农药使用量减少70%以上。所以“虾稻米”米粒饱满香甜,品质更安全。记者看到,一些企业准备了电饭煲,现场煮米饭供市民品尝。此外,“稻虾共作”模式下,产出的虾更洁净、肉质更美味。多年来滁州市小龙虾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达100%。

记者了解到,龙虾节期间达成三笔合作签约,主要为大型餐饮、食品加工企业供应小龙虾。

稻虾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受奖励政策和利润吸引的双重作用,滁州市稻虾综合种养面积从去年的32万亩猛增至现在的65万亩。”据该负责人介绍,为促进稻虾产业发展,滁州市先后出台了《滁州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滁州市大力推广“稻虾共作”模式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实施方案》;市财政自2018年至2020年每年拿出1800万元,支持稻虾产业发展和产业保险,定远、全椒、来安、天长、凤阳、南谯等地也安排财政资金对本地稻虾产业进行奖补。

发展稻虾种养产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和农民增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从事小龙虾产业人数达到10万多人,小龙虾加工、流通、服务业产值近18亿元。近三年来,全市有2147户、4735贫困人口,通过从事稻虾种养,摘掉了贫困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 

谈及下一步滁州市稻虾产业发展规划,该负责人表示,滁州市将聚焦“双百”产业目标,继续把稻虾产业作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落实技术、项目、融资、保险等相关扶持政策,坚持把小龙虾、虾稻米等产品精深加工作为主攻方向,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深化产销合作、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确保到2021年,全市稻虾种养面积达到100万亩,实现虾稻产业综合效益100亿元。

(记者徐 浩)

新闻推荐

全椒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

日前,全椒县残联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们一起走进该县古河镇文化馆,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丰富多彩的“五个一”文化活动。在文化...

全椒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全椒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