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跟着市场走

安徽日报 2019-03-27 10:59 大字

3月24日,记者见到全椒县西王镇种粮大户梁英成时,他正从附近的鹌鹑养殖场拉来粪肥,给土地增肥,为育秧打下基础。“跟籼稻相比,粳稻的生长期更长,管理相对复杂一些,但它的营养价值是普通籼米无法比的。今年,我要把600多亩地全部种上粳稻。”梁英成告诉记者。

西王镇地处江淮分水岭,山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亩,而且水源不足。前几年,政府修渠筑坝,让191个村民组都有小二型水库或当家塘,保证了农业灌溉水源。当地植被丰茂,百姓种粮基本上不施肥不打农药,绿色无污染。可是,如此优质的稻谷却一直卖不上好价钱。

为此,全椒县西王镇农技站站长高礼先开始积极寻找出路,他带着镇上的几名种粮大户到合肥考察粳稻技术。经过培训,高礼先认识到粳稻的市场前景。于是,当地大户们决定从更换水稻品种做起。种粮大户梁英成种了50亩南粳5055。去年,高礼先还协助梁英成注册了“西王绿泉”商标,后经农业部认证为绿色食品。普通籼米市场收购价在1.2元左右一斤,而品牌粳米价格翻了10倍。不仅价格上去了,销路也不用愁,梁英成跟滁州一家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粮食一收割就拉到了市场。

“大户带动效应很明显,今年有18名农户报名种粳米,全部都是订单农业,面积从去年的250亩增至3000亩。”高礼先告诉记者,通过订单农业,优质粳米找到了最合适的市场,倒逼传统籼米也开始向高质量转变。

西王镇种粮大户韩高贤将每亩地的产量控制在800斤左右,为的就是提高质量。他与人合伙开了家生态农业公司,种了100亩粳稻、400亩籼稻,并注册商标,全部通过网络销售。一袋5公斤籼米销售价格95元;同重量的粳米价格为128元。“常规种田不赚钱,改变农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打造自主品牌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韩高贤说。

质优价高的稻米让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增,西王镇西王村家庭农场主陈发全牵头成立了西王镇优质稻米协会,并购置了无人植保机、乘坐式插秧机等,从育秧、管护到收割、烘干,实现了种粮全产业链一条龙服务。

新闻推荐

全椒着力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业产业

今年重点实施“54321”工程,即建设5万亩稻虾共作示范基地、4万亩薄壳山核桃示范基地、3万亩特色果园基地、2万亩绿色蔬菜...

全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全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