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春事 名诗、名木、民俗之中阅尽庐州春意
南艳湖公园内,市民正在享受春天的美好景色。
合肥植物园梅园,“梅花院士”陈俊愉种下的徽派游龙梅。
春天,色彩斑斓的崔岗艺术村。
三十岗桃蹊农场,市民欣赏盛开的桃花。
桃蹊农场附近的油菜花已盛开。
春暖花开,合肥市民正在匡河边游玩。
盼过立春,挥别惊蛰,随着“流浪”数周的太阳重新回归,人们也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感受到了春的气息。而关于春天,自古就有“江淮唇齿,淮右襟喉”“江南首郡,吴楚要冲”之称的合肥,也蕴含着诸多古城春事。描绘淮浦春融的优美诗句令合肥之春有了更多的诗情画意;历史名人的手植古树为合肥春景增添了一份积淀与回味;各地有趣的春日民俗更是让春的气息填满了百姓的口腹与心田。
诗词
淮浦春融 诗情中看尽春意
在描述合肥春景的众多诗词中,许多人都将“焦点”放在了著名的庐阳八景之一——淮浦春融。
可能有人对这个名词略感陌生。但要说东门小花园,合肥人就没有不知道的了。它位于环城东路的东侧,濒临南淝河,北到淮河路,南至长江路。解放前,从南京、扬州、全椒来的客商多经过那里进入古庐州城。准确地说,今天的淮河路桥、长江路桥周边都是过去的“淮浦春融”景区。如今,合肥人想要出门晒晒太阳散散心,这些地方也是许多人的不二之选。
实际上,在古时,这里也是绿草如茵,风光秀丽。每当春日融融之时,才子佳人纷纷前往踏青游玩,并留下了不少诗文,或是感叹美景,或是直抒胸臆。尤其是明清时期,这一区域逐渐形成一座渡口集市,每逢赶集的日子,商贩们趁天还没亮就早早赶到这里。随着人气越来越旺,更多人来此逛街游玩。特别是春天的时候,合肥人喜欢来到淮浦渡一带游赏,官吏文人到金斗驿聚会风雅,寻常百姓到淮浦巷赶集喝茶。
“碧波如练草如茵,万古长淮二月春。落尽桃花风力软,海潮先涌化龙鳞。”明朝的熊敬就曾用此诗描绘了这里美妙的春景,题目就叫《淮浦春融》。
到了清朝,朱弦在《八景说》里写道:“庐郡处江淮之间,南临江,北距淮,故凡水之在境内者,皆可以江之、淮之也。亦犹金城,城下出金酒泉,泉内出酒,因一城一泉而名一郡矣。《释义》云:‘淮,围也。’水之围绕谓之淮,正不必出于桐柏而后为淮也。始皇帝望金陵有天子气,疏凿一河以注于江,人谓之秦淮,可证也。曷言乎春?柳丝花片,春光动也;轻烟碧浪,春水生也;香车宝串,春人游也;故春不在城中而在水际也。清兴,天下平定,生聚教养已三十余年,可谓跻一世于春台矣。岂特水涯一片,地为乐土哉!”
从上面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读出以下几个信息,一是为什么叫“淮浦春融”,这里的“淮”与发源于桐柏山的淮河无关,只是被水环绕的意思,就像南京的秦淮河一样;二是昔日的“淮浦春融”的确是景随水动,水景交融,景色宜人,游人如织。
此外,传说李鸿章就喜欢在风和日丽的时候,邀上三五好友,带上好酒好菜,到“淮浦春融”赏景作诗。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他入选优贡并奉父命入京应翌年(甲辰)顺天乡试,一举中试。李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决定北上。这是李鸿章首次离开故乡,奔赴首都,欣喜的心情可以想见。
在离乡之前,李鸿章把亲朋挚友馈赠饯行的地点也选在了平日里经常光顾的“淮浦春融”,其原配夫人周氏在旁斟酒夹菜,离思深情,悠然不尽。李鸿章惆怅抑郁之情油然而生,面对着这片景色,不禁挥毫泼墨:“一肩行李又吟囊,检点诗书喜欲狂。帆影波痕淮浦月,马蹄草色蓟门霜。故人共赠纯仁麦,荆女同持陆贾装。自愧长安居不易,翻教食指累高堂。”
繁花粲然 古人偏爱借花抒怀
在包河岸边看垂柳轻拂清波,登大蜀山赏遍地烂漫花事……万物复苏的春季一到,合肥人出门便能赏花看柳,好不快活。古人也留下了不少关于春季在合肥赏花看柳的诗句。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王阳明)曾在《立春日合肥道中短述》云:“腊意中宵尽,春容傍晚生。野塘水轻绿,江寺雪初晴。农事沾泥犊,羁怀出谷莺。故山梅正发,难寄欲归情。”
这篇诗文是作者在立春日赴合肥途中见闻抒怀。想那古庐州的驿道边,梅花在立春之日仍一身傲骨地凌雪斗霜,暗香浮动,沁人心脾,牵人乡思。作者披霜冒雪,一路跋涉在古驿道上。忽逢雪霁云开,路边野塘江寺梅花皆成风景,合肥已遥遥在望,自然心情大好,则作诗咏之。如今,合肥的梅花依旧粲然夺目。冬日,逍遥津内藏幽园、梅花山的腊梅凌寒绽放,频送暗香。春天,植物园的春梅亩亩盛开,灿若云霞、香漫雪海。
而在清人张继曾的《游大蜀山》中,我们则体会到了那是合肥土地上山茶花怒放的场景。诗云“郊外春游揽物华,径穿林麓驻行车。几双学语迎人雁,大半无名夹路花。茶放千枝烧树满,泉分一道下山斜。连骑属咏归途晚,遥听沉沉鼓报衙。”作者春日出游,在大蜀山麓看见山茶花如火如荼地开放,颇有气势。
当然,“善于”感时伤怀的诗人们在望见合肥春日美景时,心情也不都是“放晴”。南宋才子姜夔在《淡黄柳·空城晓角》中这样描述当时合肥的春景,“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这首词虽是写合肥的柳色,但读起来却备感“依依可怜”。
这篇词文是姜夔在寄居合肥的这年春天写的,正如其在该词的小序中所说,写这首词的目的之一是“以纾客怀”。虽通篇写景,作者寄居异乡的惆怅,伤时感世的愁绪,已尽在不言中。当然,从词中我们也得以一睹南宋时期的合肥春景,那时,合肥的大街小巷多植柳树,作者客居南城,其时已近寒食,春光明媚,绿柳夹道。一句“都是江南旧相识”,表现出了合肥春景让作者想起了江南,流露出了作者淡淡的思乡之情;而“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也反映出其对这春光的留恋和心中万般愁绪。
名木
李鸿章亲植130岁白玉兰
走进位于合肥新站区磨店社区于湾村李氏家庙,眼前是几间瓦房,房前种着十几棵树,树下躺着历史残存下来的遗迹。走过瓦房,在家庙的东北角,有一株近3米高的白玉兰。
“这可是棵好树啊,每年这个时候,我们很多村民还有一些游客都会来这赏花。”据于湾村村民葛兴和介绍,村民们口口相传,这棵树是李鸿章70岁那年,日本友人赠给他,后由其子李经方从日本带回国,李鸿章、李经方父子亲手种植在家庙。
“当时一共有4棵,两棵种在了大兴集的李鸿章继室赵小莲坟前,另外两棵就种在这李氏家庙里。其中一棵死了,现在的这棵已历经近130年的风雨了。”
“我们也把这棵树叫望春树,是因为它总是第一个‘嗅’到春天的味道。”葛兴和介绍,每年3月中旬,树叶还未发芽时,它的花就已经开了,比别的花开得都早。
由于树龄太大,加之一些自然原因,这棵树也曾经历过险境。“2005年,这株白玉兰遭遇过虫害侵蚀,树干出现中空。”磨店社区管委会乡镇文化站站长阚宏轩介绍,当时发现问题后,林业部门专程前来给树做了诊治,把空洞用水泥堵上了,现在还可以看见树上200多厘米长的痕迹,上面的枝干也有几处约20厘米长的修补痕迹。
好在经园林专家诊治后,这棵白玉兰又繁茂了起来。“再过几天,它就要开花了,花朵饱满,颜色雪白,满树都是,特别好看。每年春天,都有一些游客慕名前来欣赏拍照。”
“梅花院士”徽派游龙梅成植物园独特标识
每年春天,植物园是许多合肥人踏青的首选。在园中,由有着“梅花院士”之称的陈俊愉亲手栽种的一株梅花树,花朵繁茂,造型奇特,格外引人注目。
这棵手植树目前就种植在植物园梅园的正中位置,造型端庄,长势健壮,每年的初花期大约在阳历2月下旬至3月中旬,花期至少有二十余天;花色为粉红色、淡粉红色,周边种植有三轮玉蝶、飞绿萼、徽州骨红等造型梅花,再加上造型龙柏树的映衬,每年梅花盛开的季节,这里总是气势恢宏、景色壮美,吸引大量游人在此驻足留念。
陈俊愉是安庆人,著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家、园林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梅花近70年,其中从事南梅北移研究55年,使梅花北移2000多公里,是一个世界性的创举,因此被亲切地称为“梅花院士”。作为园林植物专业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他投身园林教育半个多世纪,桃李满天下,获得过中国观赏园艺终身成就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梅花蜡梅终身成就奖。而对合肥,陈俊愉是格外偏爱。
“1993年,合肥植物园梅园开始规划建设,陈俊愉先生前来为合肥植物园梅园奠基,同时,也植下这第一棵造型梅花树——徽派游龙梅。”合肥植物园副园长童效平介绍,这株游龙梅(品种:徽州台粉)是从安徽省著名的徽派盆景发源地歙县卖花渔村挑选而来,由于当时交通非常不便,系通过精壮劳力肩挑手扛,跋山涉水,一路风雨兼程才得以运送出山,过程十分艰辛。
“2008年2月,当中国第十一届梅花蜡梅展在合肥植物园举办时,陈俊愉再次携家人来园参观,对梅花养护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并亲自为该树培土养护。”童效平介绍,20多年来,植物园职工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精心呵护这株梅树。如今,这株树已成为合肥植物园享誉全国的独特标识,是合肥植物园梅园的著名景点,也是植物园历史和发展的见证,2017年,这棵树被评为合肥市古树名木。
2012年6月8日,陈俊愉先生因病逝世,在合肥植物园里,为纪念陈俊愉特别设置了陈俊愉广场、俊愉亭。在广场东部,竖立着一尊站立的全身铜像。在铜像四周,铺装了盛开的梅花造型,寓意“梅开五福,国泰民安”。而广场四周,皆为梅花树掩映,是植物园内最佳赏梅位置之一。从陈俊愉广场东侧上梅花山,可见一四角亭,即为“俊愉亭”。
“陈俊愉先生桃李满天下,他也捐助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和资料给合肥。”童效平说。
民俗
立春吃春面、“打春牛”
在合肥,春天的习俗同样丰富有趣。其中,立春尤其受人重视,合肥人俗称它为“打春”。在这一天,人们时兴吃春面、春卷等应时食品。合肥的春面多由家庭自制,人们将面粉加水和均匀后揉成面团,再用圆木擀成薄面皮,然后切成细细的面条,下锅煮熟后盛起。
讲究的是,人们往往要在这一碗面中多加葱花、蒜末,以显春来绿至的节气特点。而春卷的特色主要在馅,立春日的春卷多以新鲜荠菜和头茬新韭菜作馅,不仅味道清香,且给人以春意盎然的新鲜感觉。
在农村,立春日通常还要举行一项重要的活动——“打春牛”。一般由老人手持春条,柳枝上加缠彩色纸的枝条,不断地击打赶在场地上的耕牛,边打边唱道“春交六九头,春条打春牛,打得春牛下田去,今年丰收不用愁”。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云胜介绍,人们希望借这项活动打掉老牛一冬天身上积攒的懒气,鼓舞牛劲。此外,在打春牛时,尚有锣鼓伴和,甚是热闹。
在“打春牛”的活动中,许多店铺老板为讨得迎春吉利,也常携儿带女参加,其间有意用手触摸牛腿,俗语称:“摸摸春牛脚,什钱都赚得。”此外,还让孩子有意触摸打牛的春条,俗语称:“摸了春条,百事做得。”
惊蛰蒙鼓皮、吃梨
上周刚过去的惊蛰,也是春天的一个重要节气。所谓“蛰”,是指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所谓“惊”,是指到了惊蛰,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合肥民间过去将惊蛰称为“二月节”,传说最早有个习俗——蒙鼓皮。因为惊蛰是雷声引起的,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将鼓桶与已经处理好的鼓皮进行合成,讨个好彩头。
在这一天,合肥人还有吃梨的习俗,因为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此外,在惊蛰吃梨,则有寓意跟害虫分离,在气候多变的春日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的意思。
在合肥环巢湖地区,还流传着一首关于惊蛰的民谣——《春雷动》,“春雷动,春雷响,春雷下来农人忙;早晨春雷忙播种,中午春雷忙插秧,晚上春雷把米藏”,反映了惊蛰节气对于农耕的影响。
二月二、三月三各有讲究
昔日,合肥的春天似乎是从“龙头节”开始的,因为农耕时代,春天意味着播种开始,故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之谚语。
合肥城乡在龙头节这天,兴“龙踩水”活动。早晨,人们将龙王神像从庙中抬出,沿着河堤上下跑动,谓之“请龙王神察水情”。在举行这一活动时,常伴以锣鼓、踩高跷等活动,甚为热闹。“‘龙王察水’虽无准头,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水情的关注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李云胜说。
而农历“三月三”为传统的上祀节,又称作上祀日。旧时,在这天城乡多举行庙会活动。文人学子多往文庙,祭拜圣人先哲。雅兴浓者,则约上好友,信步郊野,览青山、戏溪水、作诗赋、发幽情。而普通百姓,多为青年男女,则常在当天结伴至郊野踏青,沐浴融融春光,呼吸清新空气。有的还兴以溪水梳洗秀发,谓此可葆青春美貌,祛病除灾。
合肥民间亦将此日称作“荠菜节”。民谚曰:“三月三,荠菜赛灵丹。”这一天,结伴踏青的青年男女,或漫步于绿地,或穿行于林间,边嬉戏逗乐,边挑挖荠菜、马兰头等。回家后,再将挑挖的野菜加工成饺子、凉菜等,既为应时食品,亦得品尝大自然奉献的珍美野味之趣。
晨报记者 刘畅司晨/文 李福凯/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邦军王晗笑2岁熟背《三字经》、10岁获得全椒县首届小学生硬笔书写比赛一等奖、13岁获得全省汉字听写大会冠军...
全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全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