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历史上最早的包公祠吗?

合肥晚报 2019-03-14 09:42 大字

○今日包公祠

○明万历二十七年刊《宋史》“列传·八十九·张瑰”的记载

○上世纪初《香花墩志》里的《香花墩图》

○合肥县傅郭城图中的包公旧宅基

包公,合肥人,北宋时期著名廉臣,在中国乃至海外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关于他的生平事迹,通过戏剧和曲艺,在中国广为传颂。而在他去世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建造的奉祀他的祠庙也是数不胜数。但你知道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包公祠在哪里吗?而围绕这最早的包公祠,又有哪些故事发生呢?

千年始建包公祠

说到北宋名臣包公,合肥人应该都知道。而关于他的学术研究,自公元1065年(即包拯去世后的第三年),其门人张田编纂《包孝肃奏议集》,及次年(1066)有《孝肃包公祠堂记》一篇后,研究学者层出不穷、各类文章络绎不绝。特别是在他去世后及后来的不少年,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建有奉祀他的祠庙。

放眼海内外,奉祀包公的祠庙,其数量真是数不胜数。目前较知名的就有合肥包公祠、开封包公祠和肇庆包公祠,这几座包公祠,多与包公人生经历有关:合肥,为包拯出生、读书、出仕及归葬的地方;开封为包拯任开封府尹的地方,包公的很多传说均以此地为故事发生地,以至于很多人只知开封府里包龙图,却不知包公来自庐州府;肇庆包公祠为纪念包拯任端州知州三年清廉执政“不持一砚归”而建。

可是,你知道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包公祠是建在哪里的吗?

根据成书于南宋嘉定、宝庆年间(1208~1227)的《舆地纪胜》记载,“包孝肃公祠堂,在兴化寺;治平中太守张瑰作记。”据了解,这应是有关包公祠最早的记载了。

而我们经过查找,还发现了一篇专门为这座包孝肃公祠所写的《孝肃包公祠堂记》。据史料载,最早的《孝肃包公祠堂记》,刊载于成书付梓的《包孝肃奏议集》之中;而目前此文可见的最早善本,是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刊本《包拯奏议》,其中附录第五项为《孝肃包公祠堂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这样的记载:“……有佛寺曰兴化寺,僧仁岳尚被公遇。今以其居之西偏屋辟为祠,立公之像……”落款为“治平三年”。

由此为据,我们得知,最早的包公祠是建于北宋治平三年,即公元1066年的包孝肃公祠堂,它位于庐州府合肥兴化寺。当时兴化寺僧人仁岳将其居室的西偏屋改建为包公祠,并立包公像,以予祭祀。当然,由于时间久远,记载不详等原因,宋时庐州兴化寺里的包公祠,其具体位置已经难以考证了。

千年变迁包公祠

时至今日,我们都知道合肥有座“包公祠”,它位于合肥城南护城河畔的香花墩上。说起这香花墩,有不少人也知道它曾是包公旧时读书处及旧宅所在地。但你可能不知道,现在的香花墩和以前的香花墩并不是同一个地方。

在清嘉庆八年(1803)《合肥县志·卷十四·古迹志》中,我们看到有这样的记载,“香花墩……崇祯时府志云:包孝肃公故宅在镇淮楼西凤皇桥巷,有读书台,土人呼为香花墩……今移建其祠于南门外,因亦名香花墩,嘉庆七年知县左辅重修,有记载文集……”再在嘉庆八年(1803)《合肥县志·合肥县傅郭城图》,我们看到其中包公旧宅基与尚节楼位置标注清晰准确。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信息:“香花墩”原是包公旧时在合肥的居所,现合肥城内镇淮楼以西、金斗河遗址旁,与包公旧宅一起,为一滨水高坡,亦为真实的包公旧时读书处。只是后来屡次毁于战火与兵乱,经过多次重建。这一点,在晚清名士李恩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成书但未付梓的《香花墩志》中也有记载:“嗣谦斋老诗人告余曰:包公故宅在镇淮楼西凤皇桥巷,有读书台,濒肥水。土人呼为香花墩,后毁于兵,唯表台独存……暇日嗣谦斋老邀予访其处,徘徊久之,并云:巷内近地为叶提督所购。桥侧向有小碑,勒‘包家故宅’四字,今不复存。予闻而悲之……”

那现在的合肥包孝肃公祠,即合肥城南香花墩上的包公祠,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史料载,明弘治年间(1488~1505),离包公去世已经近五百年,数百年的战乱动荡,包氏后人也逐渐流离。时任庐州府知府的宋鉴,见合肥城南护城河中有一小洲,环境优美且与世隔绝,宋鉴将洲岛中原建筑重组再建。这次建设,现在包公祠的雏形已基本定格;明嘉靖二年(1523)癸未科进士黄金在其《包公书院记》中有如下描述:“南面建屋五间,中间坐公像;东西两翼以夹室,植竹木于四围,而环之以墙,前建大门。其地峻,叠石为梯,数十级登焉。”这和弘治以后多次毁而又建的建筑构架基本吻合。

但有意思的是,宋鉴最初修建包公祠时题的匾额是:包公书院。只是到了明嘉靖十八年(1539)由御史杨瞻再次修葺时,才更换题额“包孝肃公祠”。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宋鉴初建此建筑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包公“孝”与“肃”的精神而培养庐州学子,学子中有位“特殊”的学生,就是包公第二十四世孙包大章。因此他最初建的是“包公书院”。

但不管怎么说,作为包公读书处的“香花墩”,逐渐从镇淮楼以西之地,默默地移至南薰门外护城河中的小洲;包公书院,也因为数百年来的屡圮屡建,逐渐成为祭祀包公的主要场所。而今天的“包孝肃公祠”,在经过历朝历代多次重建后,在2005年与相邻的清风阁、包公墓、浮庄整合成包公园,并成功申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千年之误“瑰”与“环”

前文我们说过,关于包公祠最早的记载是《舆地纪胜》中所说的“包孝肃公祠堂,在兴化寺;治平中太守张瑰作记”,但在后来的抄录《粤雅堂丛书·三编》原文时,又实录为“张环(環)记”。那么,这位最早的《孝肃包公祠堂记》的作者究竟是叫“张瑰”还是“张环”呢?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在查询这位作者身份时,发现《宋史》中并无张环此人;而查阅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滁阳志》及其他有关滁州及全椒史志时,也没有发现“张环”此人。难道此文的作者,就这样“埋没”到浩瀚的历史中了吗?

经过多次查找,我们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刊《宋史》的“列传·八十九”里,查到了一个叫“张瑰”的人;而在明天顺五年(1461)万寿堂刊《大明天下一统志》,在卷之十八·滁州·人物,我们又看到这样的记载,“张瑰是南唐进士、宋初名宦张洎之孙。”而张洎为“滁州全椒人”;张瑰任职亦为宋仁宗期间,并曾任过开封府推官,其为官期间“当官遇事辄言,触忤势要,至屡黜,终不悔”。

由此,我们大胆假设,治平三年为历史上第一座包公祠作记的作者,应为祖籍滁州全椒的北宋官员张瑰。部分文献中的“张环”应为“张瑰”之误。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瑰”与“环”的繁体字“瓌”与“環”非常相近。两字均为左右偏旁字,左侧斜玉旁无疑,而右侧部分,不仔细辨认是很容易混淆的,而一些书籍中或由于原书原字模糊、或出于再版刻板雕工粗心,再加之古籍校对者或许未曾仔细考究,张瑰、张环之误就慢慢形成,并以讹传讹了。

因此时至今日,绝大部分记载和文献就以“张环”称呼之。但历史终究是历史,我们还是希望尊重历史,溯本清源。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鲍雷 程堂义

新闻推荐

严查酒驾保安全

2月26日,滁城丰乐大道至全椒路段,滁州交警二大队在严查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为使“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的观念深入人心,...

全椒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