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美丽乡村与旅游业共融发展
(上接第一版)
围绕特色,打造旅游点
开展分类创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滁州市各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按照一类镇(镇当市建)、二类镇(区域中心)、三类镇(绿色生态)、四类镇(社区镇)分类推进,中心村按照生态绿化村、休闲旅游村、民俗风情村等类型开展创建活动;开展分级配置,针对乡镇和中心村基础条件、人口规模、面积各不相同,进一步谋划、规划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区域整体推进。依托沿线重点示范镇村,结合产业、景观、绿道、人文,突出目标定位、特色主体,围绕生态、产业、旅游和文化四大核心,逐步打造10条各具特色的精品示范线。
同时,结合各村庄历史、风俗传统,深挖红色、绿色、蓝色、古色四色旅游资源,积极开展“一村一品”品牌建设,一批小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休闲农业专业示范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多个村庄荣获“2016年度CCTV7寻找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首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等荣誉。8种乡村旅游商品评为“安徽旅游必购商品”和“安徽特色旅游商品”。2015年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创建工程中,凤阳县小岗村、全椒县黄栗树村等5个村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市还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4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14家、“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31人。
串珠成链,建设示范线
村庄整治扮靓乡村示范带。近年来,滁州市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坚持把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结合“三线三边”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生活垃圾三年治理专项行动等,加快推进“两治理一加强”,受益人口规模逐步扩大,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同时,各地把村庄建设整治与兴业富民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以点串线、以线扩面、以面连片”格局,全力打造“环滁城美丽乡村示范带”“沿淮美丽镇村风光带”“环江北新区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带”“定远百里美丽乡村示范带”四条展示皖东风貌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充分展示了皖东乡村的新风貌。在滁州来安、全椒、南谯等地,一批以农事采摘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节精彩开启,吸引了全市各地和周边南京、合肥、马鞍山等地的游人前来,这正是滁州市积极打造的一条以南谯西部山区旅游示范线、全椒一二环生态观光示范线、来安北部苗木花卉生态观光线为支撑的“环滁城美丽乡村示范带”上的美丽风景。
提质升级,描绘新画面
全面提升乡村整体规划建设。遵循乡村自身发展的规律,修订完善好镇村规划,最大限度保留住乡村山水生态原貌,留得住乡土文化气息;实施乡村旅游畅通工程。全市各地依托境内各大交通干道,大力开展县乡道路建设提升和旅游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片区(带)、重点乡村旅游点“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全市乡村旅游交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实施乡村旅游导向工程。近两年来,市、县旅游部门在滁州境内各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主要出入口及各大旅游景区、重要乡村旅游点新建高标准旅游标识牌230多块,在环滁西部山区主要通道设置了大型乡村旅游导览图,市旅游局编制出台乡村旅游道路标识牌建设规范(标准),指导各县(市、区)也规范建设乡村旅游道路标识系统。
同时,全市大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各类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工作,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建设水平和整体品质不断提质升级。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拥有旅游强县2个、红色旅游县1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旅游示范县1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8个。省级旅游乡镇26个、安徽旅游小镇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13个(国家级1个、省级12个),省星级农家乐143个(五星级17个、四星级15个),省级研学旅行基地4个、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1个,乡村旅游类市级旅游商品生产示范企业19家。
新闻推荐
从严做好“规定动作” 从实做好“自选动作” ——全椒县“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开展情况 中共全椒县委
今年6月以来,全椒县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以“陈、杨、周”案和近年来发生的许业林、仇培等违纪违法案件为镜鉴,扎实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从严做好“规定动作”,从实做好...
全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全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