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的实践思考

滁州日报 2020-07-16 00:33 大字

王大宝

滁州适逢长江经济带、南京江北新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叠加。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滁宁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顶汊、浦南示范区),与滁州既定的“大江北”发展战略一脉相承,是滁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的历史担当,是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主战场、先手棋。

借鉴中新苏滁高新区“管委会+开发公司”的“双主体”管理运营模式,复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成果,探索创新“跨界合作共建”模式,着力推动“七个一体化”。

规划一体化。加强规划对接,把两个示范区的国土空间发展策略研究作为重要抓手,以高水平规划引领一体化发展。在现有行政隶属的前提下,打破区域边界,加强战略协同,强化产业、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的衔接,促进双边规划体系的一体化,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

产业一体化。积极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整体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在一体化发展中壮大先进制造业、集聚高端服务业经济、培育布局未来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市场一体化。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破除制约区域间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对市场主体合理、高效的激励约束。示范区制定统一的项目准入标准,开展“一照多址”、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在两个示范区内注册企业可自由选择注册地名称。

基础设施一体化。合力推进滁宁城际铁路、汊河大桥建设,尽早开工建设黑扎营、南浦大桥,实现示范区的物理缝合,变“断头路”终点为中点,继而变边缘成中心、转封闭为开放、化竞争为合作。加强环南京江北新区扇形区域配电网末端的对接融合,提升双边毗邻地区供电保障的稳定性,实现电力互联互济;推动新基建和智慧应用超前布局、协同发展,实现2个示范区5G网络全覆盖与综合应用。

科创一体化。协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借船出海,借梯登高,推动滁州制造业从中低端水平升级到高端环节,引领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依托滁州高教科创城等科技平台,积极融入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体系,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滁州转化。

生态一体化。健全完善滁河水污染联防联控专题会商机制,在建设生态屏障、改善滁河水环境和空气质量、完善滁河跨境断面联合监测网络、重大活动环境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协同性。打造“醉美滁河风光带”,推进池杉湖湿地、金牛湖共同保护开发。

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区域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社会治理、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合作,强化高层次、多样化服务供给,示范区内按可达性统筹110、120服务范围,统一使用025固定电话长途区号,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化,让更优、更好的公共资源普惠滁河两岸百姓。

(作者单位:滁州市发改委)

新闻推荐

欧阳修的“三上”“三多”

□卜庆萍北宋政治家欧阳修,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还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与韩愈、柳宗...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