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组合拳” 就业渡难关 南谯区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帮助农民工稳就业

滁州日报 2020-03-25 07:43 大字

本报记者李邦军本报通讯员王亚

“真的太感谢了,受疫情影响一直不能回苏州务工,正在发愁生计问题呢,政府的线上招聘活动让我顺利进入中新苏滁高新区康迈斯滁州机电有限公司工作,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南谯区腰铺镇朱岗村村民郭进高兴地说。

据了解,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南谯区早谋划、早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和服务方式,在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运用“四个助力”帮助农民工稳就业渡难关。“人社部门作为农民工赴外务工返岗牵头单位,始终把企业和务工人员的需求放在心里,力争做到疫情防控和返岗就业两不误,全力保障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南谯区人社局副局长李斌如是说。

结合疫情防控,为减少人员流动,帮助返乡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就业,南谯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积极做好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的同时,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吸纳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该区依托乡镇、村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疫情防控排查队伍,全面摸排返乡人员信息,建立企业岗位信息清单和农民工本地就业意向清单等“两个清单”,编发“就业招聘”二维码、宣传海报。2月份以来,已帮助企业招录农民员工1680人。

“政府部门的就业‘直通车’直接将我们从家门口送到高铁站,再乘坐高铁专列直达我的工作地宁波,这么细致而又高效的帮助,真的太暖心了。”2月25日,章广镇外出务工人员高庆法在登上开往浙江宁波的复工专列前感动地说。为方便外出务工人员赴外省就业创业,南谯区对全区返乡务工人员信息进行“电话核实+实地走访+登记造册”,并加强与交通、卫健等部门沟通,明确专人积极与市内外复工企业对接工作,建立了农民工返岗就业点对点交通服务协调机制,让农民工“出家门进车门,下车门进厂门”,保障劳务人员安全有序返岗。疫情以来,已帮助100余名南谯籍农民工安全返岗。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这10万元贷款来的真及时。”日前,南谯区施集镇杨饭店村村民周文彪在他创办的家禽饲养场里忙着喂养家禽。而他口中的好政策,正是该区对农民工自主创业提供的最高15万元贴息创业贷款扶持政策。“疫情期间资金有缺口,又封闭管理出不去,线上贷款真是帮了大忙。”周文彪说。据了解,2月份以来,该区累计为农民创业者发放担保贷款196万元。

此外,为有效应对疫情,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南谯区还立足民生保障根本,将公益性岗位开发种类向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方面拓展,新增河长巡河员、林长巡林员等公益性辅助岗位20个,降低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帮助农民工渡过难关。

新闻推荐

凝聚起战“疫”磅礴力量 滁州市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助力疫情防控大局

陈玉凤周继韬连日来,市文明办先后制定下发《滁州市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工作的通知》《...

滁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滁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