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应四尽”全力守护困难群众

皖东晨刊 2020-03-20 08:26 大字

[摘要]我市织牢疫情防控期间民生兜底保障网

晨刊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滁州市始终坚持疫情防控不忘困难群众,采取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补尽补、应护尽护举措,扎牢织牢疫情防控期间民生兜底保障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应保尽保。全面优化简化救助审批环节和程序,将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至乡镇,暂停民主评议环节,推行全流程网上办理;对已纳入低保的困难家庭延长定期核查时限,对需要进行复核的顺延核查期限,对新申请低保等社会救助的当月审批、当月发放保障金。疫情发生以来,全市累计网上审批新申请城乡低保对象918人、特困供养39人;今年1-2月份,全市累计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1.31亿元,特困供养金3100余万元。

应救尽救。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中的兜底”作用,对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和新申请社会救助一时无法审批的困难群众,及时以临时救助形式展开“先行救助”;对因患新冠肺炎造成重大生活困难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加大救助力度;对因探亲、旅游、务工等原因在非户籍地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流动人口,由急难发生地乡镇直接实施临时救助。疫情发生以来,全市累计临时救助91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14万元。

应补尽补。严格落实资金管理相关规定,按月足额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残疾人两项补贴、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津贴;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向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1、2月份临时价格补贴2090余万元,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疫情受影响。今年1-2月份,全市累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11万元、惠及1300余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200余万元、惠及13.9万余人,发放高龄津贴1160万元、惠及11.5万余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203万元、惠及6.9万余人。

应护尽护。定期走访因疫情隔离在家的孤寡老人、社会散居孤儿、留守老年人及其他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人员,对行动不便的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统一配送生活和防护物资;对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安排专人照料看护;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开通24小时儿童救助保护热线,积极做好入户关怀、照料咨询、心理慰藉等工作。截至目前,累计跟进服务困境和留守儿童420余名、留守老年人1200余名;为困难群众发放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物资25200余公斤,口罩3万余只。(郝腾飞 记者胡文峰)

新闻推荐

滁州南谯区备足春耕物资

本报讯(记者周连山通讯员董超周钟鸣)滁州市南谯区利用线上线下两个服务平台,主动开展农技指导,优化农机服务,强化春耕保障力度...

滁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滁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