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看“雨水”

四川政协报 2020-02-20 10:46 大字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宋代刘辰翁的《七绝·雨水时节》,描写的是雨水时节的明快场景:风追着残雪消融,水破了封冻坚冰,顽童指问云中鸟,山花何日开?这首诗不仅写出了雨水时节鸿雁归来的场景,顽童盼春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这种日子,也正是诗人们诗兴大发的时候,赏读古代文人的“雨水诗”,更是给人一种春天的明快。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绘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读这首诗,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唐代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描绘的雨水,更是美得像一幅画:“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最是喜爱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江南的雨水时节也让人沉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唐代杜牧这首《江南春》里,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雨水是送行老友的一杯美酒:“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描写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雨水亦是淡淡的幽思:“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说,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品茗。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写出了雨水节气来、春暖花开时,春天雨中的风景。只有内心怀春的人,才能感受到细腻的画面感,才能真切体会到“润物细无声”的极度美好。

■魏益君

新闻推荐

琅琊环卫爱心捐款支援疫区

2月17日下午,刚刚放下手中扫帚的琅琊新区71名环卫工人你20元、我50元,他100元……纷纷踊跃捐款2460元,此款已汇入琅琊区红十...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