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减少焦虑打赢“心理战”

皖东晨刊 2020-02-19 08:22 大字

[摘要]心理专家支招:减少浏览负面新闻的频次,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洗手洗得都快脱皮了”“不敢出门,仿佛空气中都是病毒”……疫情之下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如何在疫情当前的氛围下保持心态稳定,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心理专家,指导市民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心理战”。

疫情引发心理应激反应 关注新闻要适度

疫情发生后,滁州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滁州大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许静除了负责本地12355心理热线外,也积极投入到全国性的心理平台合作,参与武汉地区心理援助工作。许静告诉记者,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心理医院在全国范围内增补了170名后援心理咨询师。“成为其中一员,深感责任重大。目前为止,我参与了约六七条热线,其中有两条是来自武汉的。”

许静表示,从目前接听的热线情况看,来自武汉市和湖北其他地市的市民更多的还是关注求医问药等现实性问题。其他地区的来电者集中表现在焦虑、恐慌的负面情绪困扰。比如由心理负担引发强迫洗手等行为表现,甚至出现心慌、气短、乏力、冒冷汗等,有些来电人觉得自己感染而反复上网查找症状等。许静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这些行为都属于心理应激反应的表现。“我们在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会告知来电人此类反应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科学的分析染病的几率,建议来电人做好个人卫生,注意营养和休息,增强免疫力,减少浏览手机和负面新闻的频次,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影、瑜伽、冥想、呼吸训练、做美食、转发一些搞笑的视频和段子,都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

本地热线家长致电居多

假期多陪陪孩子

针对我们本地市民,会产生哪些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许静表示,滁州市不属于疫情重点区域,从目前接到的热线看,本地热线以学生家长致电最多,也有部分即将参加中高考的学生。“他们比较担心学业问题,有的是反映对网络授课的不适应,有的是担心疫情会影响中高考。”针对此类情况,许静建议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制定好学习计划,中高考的学生要将日常的复习纳入计划中,上网课的学生尽可能的跟上老师的节奏,“网络授课的模式也是基于当前的情况下产生的,老师和学生都在适应,老师们付出的也比较多,我们建议学生们要看到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教学工作。”

虽然疫情封住了大家外出的脚步,但是也并没有让人感到距离拉远,采用网络模式社交,更符合年轻人的社交模式。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长假,许静建议广大市民适当增加些居家运动,也可以趁机充电,为复工复学做些准备。同时,假期也是难得的亲子时光,多陪陪孩子,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中。

(记者张 然)

新闻推荐

疫情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2月10日,位于南谯区沙河镇的安徽超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废弃物处理车间里,员工们正在对一批疫情防控医疗废弃物进行无害...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