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光盘” 致敬时代

滁州日报 2020-01-22 08:00 大字

●清流漫谈●

□张庚红

前些天,重温了周立波长篇经典《暴风骤雨》,书中有段话不时地在脑海中奔腾:“旧历年关,眼瞅临近了。屯子里还是象烧开的水似地翻滚。”

眼下“年关”真的近了,不禁凭空生起几多感叹……

很小的时候,总听奶奶说家里的故事。1965年,奶奶带着爸爸和两个年幼的叔叔姑姑下放到农村。爸爸是家里的长子,也是家里除了奶奶之外唯一能挣工分的劳力,由于吃“闲饭”的人多,秋后分到手的粮食也就可想而知了,总是挨不到春节,全家就会陷入断炊的窘境。奶奶是大家闺秀,自小识文断字,虽然身体矮小、羸弱,但头脑精明,又特别节俭,凭着一个波浪鼓和货担,走街串巷,售卖针头线脑,愣是养活了一大家人。

1978年我出生以后,正赶上农村包产到户,可是由于爸爸不善农田耕作,家里总是村里最穷的一户人家。打我记事起,家里每次吃饭,只要桌上掉落一片菜叶、一颗米粒,大人都会让捡起来吃掉,甚至就连喝完较为浓稠的粥碗也总让舔得干干净净,几乎像镜子一样,能瞧得见人影。

1985年6月,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哥哥陆续搬回了县城。入秋,我迈入了小学校门。办理退休后的奶奶不愿意在家里闲着,利用住在学校边的便利,在家门口摆起了摊位,出租小人书、售卖糖丸甜水,继续补贴着大家庭的生活。爸爸妈妈也陆续回到工厂上班,家里的生活明显改善,“光盘”这个传统也一直得以在我家里延续。

虽然一路迤逦而来,也经历了不少旖旎风景,但有些画面却永远刻在心间,叫人不敢忘记。

不知从何时起,我慢慢地有些挑食,经常会趁大人不备,偷偷倒掉不喜欢的饭食。记得每天上学的时候,奶奶总是将一个煮熟的鸡蛋塞到我的书包,而我总在路上吃掉鸡蛋白之后,将蛋黄偷偷的扔进路边的菜地里。有一天,自以为聪明的我刚刚扔掉蛋黄,只听见身后“啪”地传来一声巨响,我猛一回头,看见爸爸将自行车狠狠地扔在地上,涨红了脸指着菜地对我大声吼道:“给我捡回来吃了!”

当我哽咽着把沾着泥土的鸡蛋黄生生吞下,爸爸才板着脸一声不响地转身离去……

从那以后,我再没浪费过一饭一蔬。

如果说小时候,“光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那么长大后,“光盘”渐变为深入骨髓的习惯。

结婚以后没几年,我就随军来到了爱人位于北方的部队生活。20世纪初,军人的工资还比较低,新来的家属只有等其他转业干部家属空出来岗位,才能安排我们到军人服务社工作。那时,在家相夫教子的生活既充实又清苦,在部队大院里,我跟着其他军嫂慢慢地学会了伺弄菜地。每到冬季来临的时候,我都会将晒好的大白菜和成筐的土豆、萝卜一层一层码在地窖的沙土里。

爱人的工作很忙,于是,每天的吃饭时间就是我们家里最快乐的时光。他出生在农村家庭,小时侯的生活比我更加艰难。类似的家教,加上部队多年的培育,养成了他特别节约的好习惯。他从小就严格要求儿子不允许剩饭,每次吃剩下的菜和汤,他都舍不得倒掉,总留作第二天早上拌清汤面条用,还美其名曰,既营养又方便。

直到现在,家里如果不小心把饭菜变馊了,他都会生气,常常会咕哝一句爷爷留给他的箴言:“粮食吃得遭不得”。

高兴的是,儿子也深得我们俩真传——铅笔直到实在握不住了,才不得不丢掉;经常将剩下的饭菜带回家来,热热再吃。

而如今,“光盘”己成为引领社会的风尚。

前些年,我们刚刚跨过温饱线,饥饿的感觉犹在昨天,但“舌尖上的浪费”、“餐桌的腐败”就越来越预繁的呈现在人们眼前,一桌桌“盛宴”变成“剩宴”,盲目跟风,攀比炫富,真是应了古代的那句谚语:“丢掉讨饭棍,忘了叫街时。”

2013年初,一群有识之士率先发起“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公益倡议活动,其声发人深省、振聋发聩,迅速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与支持。广大干部群众争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争做勤俭节约的广播员、宣传员,热情帮助家人、亲戚和朋友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如今,我欣喜地看到,我所在的发能国际城社区居民“以‘光盘’为荣,以‘剩宴’为耻”已深入人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渐成燎原之势,“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成为全区统一步伐,“用文明演绎生活,用行动展示形象”己化为全市人民意志,“光盘行动”业己成为滁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载体,并蔚然成为引领全国人民生活的时代新风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让我们时时默念这句警语,向“光盘”致敬!向伟大时代致敬!

新闻推荐

全力确保春运期间群众出行平安顺畅

(上接第一版)在滁州高铁站,详细了解列车调度、安全保障、旅客候乘等情况后,许继伟指出,高铁站是滁州重要对外形象窗口,要优化服...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