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 文明“礼让”蔚然成风

安徽日报 2019-12-03 07:3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张岳)“以前只有清流西路斑马线上有抓拍系统,现在市区又增添28处,全天候抓拍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实现由强制礼让向自觉礼让转变。”滁州交警相关负责人说。自开展“礼让斑马线、守法文明行”专项行动以来,滁州从整治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开始,分步推进实施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综合治理,公交、出租等公共交通服务车辆和公务车辆斑马线礼让率达到97%以上,私家车礼让率达到95%以上,城市交通文明指数和城市文明满意度逐年提升。

把整治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作为治理不礼让斑马线的基础环节,滁州坚持“首违必罚、顶格处罚”的理念,共查处行人和非机动车闯信号违法行为3176起,让交通法规硬起来,滁州规矩立起来。公安交管部门常态化组织开展“机动车不礼让”交通违法行为查处行动,现场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716起,得到广大群众广泛支持。通过“滁州交警”微信公众号每周曝光一批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车辆,鼓励社会监督。

滁州通过公益广告、媒体平台、文艺节目、宣传制品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人车互让”文明理念,在城区主次干道沿线路段过街斑马线处设置“人车互让”提示牌218块,推动文明交通由个人行为向大众礼仪转变,深化礼让斑马线的文明内涵。开展“文明交通滁州行”系列活动,深入单位学校、街道社区,广泛开展礼让宣传,营造“文明礼让”浓厚社会氛围。“不礼让”违法集中整治期间,邀请媒体记者随警参战,以“大直播”的形式,实时报道宣传整治情况,扩大社会警示宣传。

坚持“公”字为先,滁州在广泛宣传基础上,从公务用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服务车辆抓起,设立“文明礼让”提示牌,接受群众监督,带头主动礼让。加强路面执法管控,对公共车辆不礼让斑马线的交通违法行为,发现一起处罚一起,将其纳入文明单位创建考核。推进文明交通征信体系建设,多渠道、多种方式曝光不礼让斑马线机动车信息,对发现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车辆抄告通报所在单位,积极发挥广大市民监督作用,努力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

新闻推荐

爱车被刮擦,却因酒驾被处罚

晨刊讯近日,滁城男子马某驾车过程中,被他人车辆刮擦。交警赶到现场,却对“受害者”马某处以重罚。原来,马某被确定为饮酒驾驶...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