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犬缺乏规范意识,“狗患”治理存在难点,相关部门正积极行动破解难题 滁城文明养犬,路还有多长?

滁州日报 2019-08-26 07:53 大字

本报记者王太新通讯员何晓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不少市民都成为爱狗养狗一族。然而,缺乏规范养犬的意识和一些不文明养犬的行为,却让这件本来是丰富生活情趣的事,成了破坏公共环境、危害市民安全的挠头问题。

滁城的“狗患”现状到底如何?治理存在哪些难点?又该如何破解?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滁城部分小区、公园、广场以及相关部门进行采访,探寻滁城文明养犬之路。

扰民屡见不鲜

傍晚或晚上是“遛狗”的高峰期。8月16日晚,记者来到滨湖小区、人民广场、清流公园进行探访,发现“狗患”扰民问题均不同程度存在。

下午5点半,明光西路一侧的滨湖小区广场上,五六条无人看管的小狗结伴奔来,时而在广场上追逐打闹,时而在草坪上打滚撒欢,其中的两条狗还在地面上留下几坨粪便。几个老人赶紧把孩子拉到身边,“既担心孩子踩到狗屎,更害怕狗咬到孩子,只能把孩子看紧点。”“我们小区狗太多了,晚上经常犬吠声阵阵,吵得人根本睡不好。”另一位居民也跟着抱怨起来。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介绍,滨湖小区共有3000多户、1万多人,宠物狗的数量超过600条,虽然物业也采取了树文明养犬牌、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等措施,但不文明养犬行为依然存在,他们对此也感到头疼。

晚上7点,滁城人民广场华灯初上,市民纷至沓来。记者在半个小时的走访中共发现8条宠物狗,虽然没见到大型犬和烈性犬的身影,但大部分狗都没拴狗绳,狗主人也离得很远。“有时正走着呢,忽然一条狗横插过来,让人吓一大跳。”正在散步的市民刘学刚说,前段时间,城管部门组织过一次劝导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不文明遛狗现象依然存在。

“狗奔过来追孩子,有时把小孩吓得哇哇直哭。”在清流公园采访中,一位市民对不文明遛狗行为提出了意见。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仅市长热线就接到百余起不文明养犬行为投诉,内容涉及犬吠声扰民、狗伤人等多个方面。而从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狂犬病预防门诊传出的数据更令人惊叹——从6月份至今,不过两个多月时间,来注射狂犬疫苗已超过6000人次,算下来,平均每天有百余人来打疫苗!

治理存在难度

事实上,治理“狗患”,滁州市的脚步从未停歇。

早在2004年8月,滁州市就颁布了《滁州市养犬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4号建议《加强宠物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指出城区养犬不规范等市民反映非常强烈的问题,呼吁全社会重视“狗患”问题;市政府也多次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城区养犬管理工作的决定和措施,并于2016年8月印发了《滁城限制养犬管理办法》,明确了免疫办证、遛犬牵绳、一户一犬、禁养大型犬和烈性犬、禁入场所、及时清理粪便等养犬管理规范。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省政协委员、滁州市政协主席汪建中发言 提高家电智能化水平

加大对省级智能家电产业基地的投入。制定智能家电企业培育计划,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激励企业加大对智能家电产品研发的投入,打...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