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病虫害隐患,保护千年丰乐亭

皖东晨刊 2019-08-23 08:04 大字

[摘要]丰乐亭古建筑群遭遇严重病虫害,防治专家现场“捉凶”

丰乐亭和醉翁亭是欧阳修留给滁州的两大文化瑰宝,被世人誉为滁州的“姊妹亭”。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千百年来,丰乐亭古建筑群曾“历遭劫难”。今年3月11日,琅琊山风景区发布通知,拟对丰乐亭古建筑群实施封闭修缮。为消除外部隐患,保障修缮成果,在琅琊山管委会的邀请下,病虫害防治专家率先进驻景区,对丰乐亭古建筑群实施“会诊”。据介绍,丰乐亭古建筑群存在白蚁、木蜂、蠹虫等多种病虫害,目前,防治专家正寻根溯源,现场“捉凶”。

丰乐亭古建筑群 遭遇严重病虫害

8月20日下午,记者在丰乐亭古建筑群内走访时发现,虽然从外观上看这些古建筑依然古朴挺拔,但在文物和病虫害专家的指引下,门框、立柱和横梁上的一处处病虫害便逐一呈现在记者面前。“一个月前我们来勘察时,这处紧靠着立柱的门框还好好的,没想到昨天再来看时,这扇门已经倒在了地上,门框和廊檐上的木质构件均出现了白蚁啃噬的痕迹。”病虫害防治专家雷炳安指着芥舟西侧的一处门框说。除了芥舟的门框,危楼内的楼梯、堂舍内的立柱、保丰堂内的屏风和丰乐亭四周的木质门窗等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

“作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乐亭古建筑群修缮通知发布后,我们一边组织人员按照流程进行申报,一边组织文物专家进行现场勘查。”琅琊山管委会副调研员刘南川告诉记者,“勘察期间,我们发现丰乐亭古建筑群除了年久失修,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病虫害。为此,我们特意邀请病虫害防治专家前来协助。”

病虫害防治专家 

现场掘地“捉凶” 

经过一天多的仔细搜寻,病虫害防治专家在丰乐亭院落周围发现了4处白蚁群体,其中,最大的一处位于幽芳亭旁的山坡上,另外3处则位于丰乐亭院落外侧。当天下午3时许,病虫害防治专家在地表下1.8米处终于找到了那处最大的蚁巢,并从蚁巢底部抓获了已经在这个“王宫”里生活了至少20年的蚁王蚁后。据记者现场观察,这个蚁巢构筑在几块扁平的石头之下,整个蚁巢由十余个蜂窝型的块状物构成,主巢空腔80-85厘米;而白蚁的“王宫”则相对较小,仅类似一个泥巴状的猪腰;“王宫”内有一个白白胖胖的蚁后和一个个头相对较小的棕黑色蚁王。

“丰乐亭古建筑群存在白蚁、木蜂、蠹虫等多种病虫害,其中,白蚁又分为黑翅土栖白蚁和黄胸散白蚁两类。”病虫害防治专家雷炳安介绍说,“按照整治方案,我们首先将对丰乐亭院落周围的4处白蚁群体进行挖掘清理,然后再对木质构建上的木蜂、蠹虫等进行捕捉预防,整个防治过程大致需要一周的时间。” (记者李志情 文/图)

病虫害防治专家现场“捉凶”。

新闻推荐

滁州市启动“管乐进校园”公益项目

本报讯(记者王太新)8月21日,市教体局携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校文化专业委员会,共同启动“管乐进校园”公益项目,滁州二小、滁...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