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18处文保单位明确建设“红线”

皖东晨刊 2019-06-18 08:48 大字

[摘要]省政府公布部分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晨刊讯日前,省政府印发关于公布部分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明确了1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其中,地处滁州市的明中都城附属建筑、半塔保卫战旧址2处国保和16处省保单位榜上有名。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8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被省政府设置了建设“红线”。

18处文保单位

明确了建设“红线”

根据省政府关于公布部分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滁州市有2处国保和16处省保单位明确了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具体名单为,明中都城附属建筑,半塔保卫战旧址;侯家寨遗址,濮家墩遗址,东城遗址,玉蟹泉摩崖石刻,杨捷墓石刻,上水关·下水关·广惠桥,池河太平桥,古戏台、火神庙、嘉祐院古建筑群,尊胜禅院旧址,陈德墓石刻,梅花垄古墓群,神山寺,襄河古桥,普济桥,辛氏庄园和天长图书馆旧址。

据介绍,早在1992年,安徽省曾公布过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地处滁州市的琅琊寺、醉翁亭、丰乐亭、清流关、龙兴寺、鼓楼基座、钟离城遗址等10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8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被省政府设置了建设“红线”。

保护范围内

严禁违法违规行为涉足

“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在上报阶段就已经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周边居民文物保护意识不强,依然存在随意开垦、私搭乱建等违法违规行为。”市文化和旅游局一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省政府此次公布部分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不仅明确了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界线和文物周围工程建设红线,而且体现了上级主管部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承担文物保护职责,依法查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各类违法违规活动,保护文物安全。”

(记者李志情)

新闻推荐

中国铁路文工团来滁慰问演出

与祖国同行 做时代先锋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