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迎来“大江北时代”报道引发关注
本报讯昨日本报以“滁州张开臂膀拥抱‘大江北’”为题报道了滁州市全市上下正在开展的“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我为滁州献一策”的大讨论活动,四个整版的报道在滁州市及南京周边产生反响。
“今日阅读了新安晚报关于滁州市融入大江北的报道,十分感动,深受启发,更带来思考。人们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认为这句话恰恰符合当下的滁州市,面对国家级大江北新区的建设,滁州市一定要把握机遇。”滁州市琅琊区政协委员朱志辉说,融入大江北对于滁州而言时不我待。
“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使用领先的高科技建设标准和人性化服务水准,能发挥省会的‘带动效应’。”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王纯蛟认为,充分利用和整合周边城市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带动周边地区在城市形态、环境品质、服务配套上统一起来,彼此分工明确又密切协作,不仅要打破行政壁垒,打破跨界区域,更要在规划上深度对接。他说,“大江北”建设适合平行发展文化、经济、教育、医疗、交通,树立“一盘棋”思维,只有实行宽领域多层次协作,才能让我们共建共享,用科技带动生活,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滁州市政协副秘书长、民建滁州市委主委陆晓华说,融入“大江北”首先要关注“大江北”、了解“大江北”、解放思想、规划先行,依据滁州市现有资源优势,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寻找契机主动融入“大江北”。她认为,在滁州发展的关键时期,市民有责任、有义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建良言献良策。
“如何推进大江北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各部门必须思考、回答的重要课题。”滁州日报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汪勇说,目前滁州市以“对接大江北怎么看,建设滁州怎么干”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各方力量,激发担当作为,用开放的姿态拥抱大江北,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工作向前推进。
站在媒体人的角度,汪勇认为,作为地方主流媒体,要立足滁州层面,积极宣传报道好滁州对接“大江北”的实际举措和取得的具体成效,为“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叶素健
新闻推荐
晨刊讯11月24日,为期两天的2018年滁州市田径裁判员培训班开班,中国田径协会技术官员、国际级田径裁判陈新民现身现场,为来自...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