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区:繁荣文化惠民生

新安晚报 2018-08-31 10:47 大字

走在琅琊区大街小巷,一股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文化广场上,文艺比赛、广场舞展演轮番登场,精彩连连;市民文化乐园中,文艺骨干吹拉弹唱、切磋技艺,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抒发豪情;图书馆、农家书屋里,人们惬意阅读,争相汲取文化营养……近年来,琅琊区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强基础,全面夯实文化阵地

坐落在清流中路的琅琊区文化艺术中心大楼格外引人注目,大楼上悬挂着琅琊区文化馆、琅琊区图书馆、中国蒲公英(滁州)培训基地、中国金丝楠宫博物馆等标牌,这里集中了琅琊区区级文化阵地,也是滁州市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文化艺术中心。

自2012年10月文化艺术中心新大楼启用以来,琅琊区文化馆、图书馆着眼于长远发展,采用政府投入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等形式,不断完善功能设施。区文化馆建立了多功能排练厅、展示展览厅、健身休闲厅、书画室等场所。区图书馆设有图书借阅、电子阅览等7个主要区域。2016年,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2013年11月,经中华儿童促进会授权,区文化馆成立了中国蒲公英(滁州)培训基地。2014年,区图书馆利用社会力量打造了温馨舒适的“读书吧”。2015年,成立了民办博物馆——中国金丝楠宫博物馆。在各街道(中心)建成图书馆分馆8家,所有总分馆实现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同时,在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创建1个省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个市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

常创新,持续丰富文化供给

每到周四下午,退休干部老张就十分兴奋,这是他们合唱团集中排练的日子。退休5年来,老张风雨无阻,每逢排练必到。琅琊区中老年合唱团成立14年了,每周四的集中培训从未停过,从最初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先后5次参加安徽省“金色晚霞”合唱节,还登上了全国农民歌会舞台。

近年来,琅琊区大力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农村文化专项补助2项文化民生工程,各类文化服务持续新鲜供给,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区文化馆建立了中老年合唱、少儿舞蹈、群文艺术等免费培训基地,先后组织了名家书画展、奇石艺术展、皖南古民居艺术展等。

为了开展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琅琊区在送戏进村活动中,注重“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每场演出必须有1~2个本村节目登场表演,利用春节和其他农闲时间开展送戏演出。琅琊区的典型经验,在全省送戏进万村专题会上得到省文化厅领导的充分肯定。

树品牌,群众文化异彩纷呈

近年来,琅琊区坚持品牌引领,繁荣群众文化,把舞台建在群众的生活中,让群众尽情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

冬春时节,琅琊区有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三下乡”演出、“花灯展演”“广场舞大赛”等;夏秋季节,有“校园艺术节”“民生文艺调演”等。其中,大型广场纳凉晚会已连续举办20多年,成为滁城群众文化的特色品牌。各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纷纷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着力推进“一街一品”。去年春节前夕,琅琊区首次与央视合作,举办了CCTV-7春节特别节目《美丽乡村快乐行》走进琅琊大型文艺演出,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在这些文化品牌的影响和带动下,琅琊区一批批业余文化队伍不断涌现,各类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广大市民在活动中舞起来、唱起来、乐起来,沉醉其中,文化底蕴深厚的琅琊也在活动中舞动出更为精彩的韵律。

叶文英赵辰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叶素健

新闻推荐

大柳镇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

大柳镇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

滁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滁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