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车 □周 静
刚结婚时,我都是坐公交车,一个人,转几趟车都不是什么问题,人多,人少,刮风,下雨,一张月票解决所有问题。打车,还是一件很新潮的事。
有了女儿,出门要带的东西多,坐公交就太费事了,于是改成打车,可是打车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费用还是有些高的。
女儿一岁时,为了更方便带她,我把母亲的自行车要了来。
这辆自行车是1982年,爸爸用自行车票买的,永久牌,二八大杠,一辆当时非常时髦的自行车。我和姐姐时常坐在前面的大杠上,或者后面的车座上,跟着妈妈一起跑很远的路,去上学,去干活,去走亲戚。铃声响起,一路都是我们的笑声。
我和姐姐总是趁妈妈不备时,推着这辆自行车出去玩,学着骑。车很高很大,却丝毫不影响我们学习的热情。
现在这辆车依然那么闪亮,我给它后面安了个遮阳篷,这样,女儿可以不被太阳晒,下雨还可以挡挡雨。同事们笑称我的自行车是“大篷车”。骑着这辆车,我把女儿送到外婆家,我骑着去上班,骑车到外面办事,车虽然很大,但稳定性极好。
女儿六岁时,我带她上游泳课,已经换了当时很时髦的电动车,速度快了很多,非常的方便。我骑着它,带女儿看电影,去龙子湖玩,到锥子山摘桑叶,这辆电动车见证了我和女儿的快乐,见证了女儿的成长。
一天,下大雨,女儿坐在后面,抱着我,小声说:“妈妈,我们家什么时候可以买车呀?这样就不用淋雨了。”买车,对我而言是一个多么遥远的梦想。我多么想开着私家车,让女儿坐在后面,不被雨淋啊!
女儿十岁时,家里有了一辆车,国产的中华。当孩子爸爸把车停在女儿面前时,她欣喜极了,迫不及待地跳到车上,到处摸,仔细看,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开着这辆中华车,我们带女儿去南京,去滁州,去寿县,她的眼界也更开阔了。
又是一个雨天,女儿跑到车前,却没有急忙上车,对爸爸说:“爸爸,我的同学今天是姥姥来接的,跟我们家一路,可以带她们一起走么?”那一路,雨很大,两个孩子的欢声笑语,一直在车里回荡。
现在,家里又更新了车,是一辆奥迪,车很漂亮也很舒适,我们时常开着这辆车,带着我们的父母在市里游玩。
如今,共享单车已经遍布大街小巷,拿出手机扫一扫,立刻骑走,非常方便。十五岁的女儿,去超市买东西回来,都会扫码骑辆车回来。同事们出门,路不远的也都骑共享单车,绿色出行,已经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中。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出行一天比一天方便,飞机、高铁,自己开车,都很方便快捷。
如今出门,短途旅游自己开车;出差乘坐高铁;市内交通稍远些坐公交,或者乘坐出租车;骑着共享单车,上班、下班、去公园,快乐得很。
(作者单位:市行知实验学校)
新闻推荐
全市近4万名考生参加中考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