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领导专供》3月30日报道: 滁州聚力打造安徽汽车第三城 王晗笑

滁州日报 2018-04-04 07:54 大字

近年来,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汽车工业发展,把发展壮大汽车工业作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抓手,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要素,主攻龙头引进、规模集聚和科技创新,全力推动汽车产业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以猎豹汽车为龙头,永强汽车、兴扬汽车、恒信汽车、扬子客车、天达汽车、江淮扬天、明光浩渺、天康专用车、嘉远电动车、全柴动力、天长缸盖等重点企业为骨干,国家级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滁现代产业园等为载体,长久轿运车及商用车、鸿创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国能锂电池、嘉安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为支撑的汽车工业体系,成为安徽省三大乘用车制造基地之一。

瞄准千亿目标 科学谋划 招大引强

聚焦顶层设计,把好“方向盘”。成立了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市发改、经信、规划、国土、科技、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高规格汽车城工程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调度会,专题研究重点企业培育、重大项目推进等事项,全力推进汽车城建设工作。编制《滁州汽车城发展布局规划》,以智能化、轻量化、电动化为主攻方向,推动汽车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力争“十三五”实现产业超千亿元。

聚焦招大引强,集聚“零部件”。全市组建60个县干招商小组,按照“建链补链强链”原则,围绕汽车产业整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开展精准招商。2015年以来,长久轿运车、瑞能新能源汽车、鸿创新能源汽车、近海汽车、嘉安汽车等一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市拥有各类汽车、专用车企业11家,汽车年生产能力20万辆;拥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120多家。

聚焦育大培强,搭好“车骨架”。一是建立市领导联系帮扶重点企业机制,定期调研企业经营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同时,制定“一企一策”,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持续开展千亿技改、千企升级,每年滚动实施300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引导汽车及零部件重点企业不断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全力打造10亿元、50亿元和超百亿元企业群体。截至2017年底,安徽猎豹、天康集团产值超90亿元,全柴集团产值29亿元,天长缸盖、德轮橡胶、长久轿运车产值超10亿元。

聚焦要素保障,铺设“高速路”。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立总规模50亿元至80亿元的产业扶持基金,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目前,市本级已设立了天使投资、中安创业等投资基金,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了总规模6亿元的汽车产业发展基金、苏滁现代产业园设立了10亿元的“调转促”产业发展基金,全力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同时,全市工业土地供应、用工等要素保障都优先支持汽车产业项目。

聚焦平台支撑,建好“停车场”。全市规划建设了滁州市城区汽车产业集聚示范区(包括国家级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滁现代产业园、琅琊区、南谯区)、中国定远汽车试验场示范区、中国玉成(凤阳)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示范区、新能源及汽车电子示范区等四个产业功能区,用于承载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

(下转第八版)

新闻推荐

“金种子”群星演唱会唱响滁州

“金种子”群星演唱会唱响滁州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