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文化 共建和谐 琅琊区推进公共文化发展工作纪实 叶文英
走在琅琊区大街小巷,一股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文化广场上,文艺比赛、广场舞展演轮番登场,精彩连连;市民文化乐园中,文艺骨干吹拉弹唱、切磋技艺,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抒发豪情;图书馆、农家书屋里,人们惬意阅读,争相汲取文化营养……近年来,琅琊区立足“文化强区”战略,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琅琊文化生机蓬勃,绚丽多姿;琅琊文化浸润民心,扮靓生活。
文化民生工程利民惠民
琅琊区依傍风景秀丽的琅琊山,怀抱碧波荡漾的秀色南湖。全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6个公共服务中心,15个行政村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25万人。
近年来,琅琊区实施了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等文化民生工程。2015年,琅琊区文化馆在全国第四次文化馆评估定级中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同年,琅琊区图书馆按标准完成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以琅琊区图书馆为总馆、8个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图书馆为分馆的图书馆体系已经形成。通过文化民生工程建设,琅琊区提升完善区文化馆和12个社区文体活动中心,新建区图书馆、47个农家书屋和8家公共电子阅览室,设备器材投资约500万元。其中,区文化馆成立了国服、摄影、书画沙龙和中老年合唱团、少儿艺术团,开办中国舞、国服、摄影、书法、国画和花鸟等10个馆办免费培训班,受益群众数千人。常年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全区形成基层文化团队繁荣发展,形成四季有演出的群众文化工作新格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坐落在清流中路的琅琊区文化艺术中心大楼格外引人注目,中心占地面积2909平方米,建筑面积7346平方米,大楼上悬挂着琅琊区文化馆、琅琊区图书馆等牌子,同时挂有中国蒲公英(滁州)培训基地、中国金丝楠宫博物馆等标牌,这里集中了琅琊区区级文化阵地,成为滁州市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文化艺术中心。
为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2016年,琅琊区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五年行动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区街道(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社区市民文化乐园实现全覆盖;农村结合实际,积极推进“一场两堂三室四墙”建设,争取在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有所突破。目前,在市、区两级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创建1个省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8个市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实现数字农家书屋建设15个行政村全覆盖,组织4家农家书屋创建市级农家书屋试点;成立4个体育协会,建设86个晨晚练点,城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
文物与非遗保护硕果累累
“一个地域能够不断发展,最根本的力量源自不断传承的地域精神。没有精神财富的代代传递,城市就失去了根,丢掉了魂。”
琅琊区是滁州市主城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水如画。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滁州,到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琅琊区名胜古迹和文物众多,琅琊寺、醉翁亭、丰乐亭、琅琊山摩崖石刻、南天门等均为地标性旅游景点,醉翁亭更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2017年,琅琊区成功申报了五川桥、朱家小楼和孟公坝三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使得琅琊区境内共有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8处,市保单位11处。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琅琊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共发掘整理出296个非遗名录,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手工艺、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七个门类,其中琅琊山初九庙会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琅琊酥糖的制作技艺为市级非遗保护名录。
新闻推荐
晨刊讯岁末年初是人、财、物大量流动的时候,也是各类可防性案件的高发期。记者日前从市综治办获悉,滁州市再度要求严打盗窃家禽家畜违法犯罪行为,驰而不息地促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双提升。记者了...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