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拼搏争一流 ——市地震局荣获全国地市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侧记
本报记者喻松通讯员陈传慧
防震减灾工作连续8年全省第一、先后6年在全国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评中获评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安徽省地震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翻开滁州市地震局的荣誉册,这类的重量级表彰比比皆是。
去年以来,市地震局按照“抓主抓实、创新提高、综合协调、提升服务、立足实战、狠抓落实”的工作要求,以提升市、县两级防震减灾综合协调和整体推进为目标,狠抓防震减灾“3+1”体系建设,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突飞猛进。2016年,市地震局首次跨进全国地市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前10名。
抓基础不断提升监测预报水平
加强全市地震群测群防网点管理是市地震局抓基础、抓基层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提升全市群测群防观测员的业务水平,增强震情意识,提高观测水平,使之真正发挥作用。2017年,市地震局举办了地震群测群防培训班,并印发了《地震前兆异常汇编》。研究制定了《滁州市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管理办法》《滁州市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考核办法》《滁州市地震群测群防宏观观测员工作职责》,真正达到了“四个一”标准。
“十二五”至今,滁州市加强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增上了钻孔体应变、电磁波、地倾斜、强震台、数字化深井水位、水电导、地震预警等10多种观测手段,建成了多种类,多学科,多层次,网络化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目前,主要拥有1个监测中心、7个前兆台站、48个预警台、94个地震群测群防观测点及遍布全市的乡镇(社区)防震减灾助理员。建台只是手段,发挥作用才是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地震监测预报能力,2016年,市地震局建成了滁州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该台网中心集监测数据分析、震情视频会商、应急指挥决策等多个功能,大大提升了全市地震监测台站数据的运用率和整体预报水平。
市地震局加强与省地震局预报中心联系,主动参与省地震科研分析课题小组,继续保持与安徽大学合作,积极推进与滁州学院的科研交流合作,力争全方位、多途径提高滁州市震情趋势会商水平和能力。
抓关键不断强化震害防御举措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强抗震设防监管。2017年,市地震局加强了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行政审批的服务工作,特别结合权力清单动态调整,制定权力运行监管细则和“双随机一公开”实施方案,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启动网上一站式审批,为建设单位提供高效、优质的行政审批服务。重点是做好学校、医院、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核定和验收工作。截至今年10月底,受理并办结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核定39项,办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竣工联合验收57项。
开展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建设。滁州市采取建点扩面,示范先行的办法,开展示范社区、示范农居、示范学校建设,提高城乡综合抗震设防能力。该局要求每个县(市、区)新建1个以上的地震安全示范农居,琅琊区、南谯区要建设2个以上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目前,滁州市已创建了“农村地震安全示范民居”52个、“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2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44所、市级73所。
此外,滁州市以“一县多馆”为平台,“创、联、用”多措并举,大力加强科普宣传阵地建设。目前,滁州市已建成地震科普馆14个,其中:国家级地震科普馆3个,省级地震科普馆3个,农村校园地震科普馆8个,每年接待中小学生等社会各界人士观摩达30多万人次。同时,成立“滁州市防震减灾知识进万家宣讲团”,两年来,宣讲团深入到学校、社区、机关、农村进行讲座50多场次、到街头、社区宣传7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50万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在深度、广度上得到了有力推进。(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喻松)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滁州市不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完善滁城三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基础,构建水源保护长效机制,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大幅提高。完善保护区基础设施...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