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出文明礼

滁州日报 2017-12-06 07:54 大字

戴有胜

斑马线旁,往来穿梭的车辆徐徐而止,静候行人默默通过。两个月来,滁城警方已在数十处竖起“礼让行人”的交通标志牌,这人情味、人性化颇浓的举措,温暖了广大市民的心,“让”出了文明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实生活,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国,素为文明礼仪之邦。文明内涵大而统,细而全,但最终要转化为实际、落地到生活,关键是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当今,交通出行尽管只是浩瀚文明之一隅,而其现实意义不可小觑,毕竟牵涉万众你我。时常,可以看到炎炎烈日下抑或瑟瑟寒风中,翁媪妇孺无奈地伫立在斑马线一头,等待大小车辆呼啸而过。间或,双方互不相让,时常酿成惨祸。今年10月起,市交警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群众诉求,先在清流路两处南北走向的斑马线附近,设立“礼让行人”标示,安装抓拍摄像,同时对违规者扣3分、罚款20至200元。

新办法既出,有令行禁止者,也有充耳不闻者。警方透露,两套设备投用一个月,其间共计抓拍3900多例疑似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并最终确定186台次车辆录入非现场处罚系统。截至目前的数据更新,抓拍4600余起疑似行为,录入260余起,安装“礼让行人”交通标志牌25处50余块,近期将再建10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抓拍监控。

其实,“礼让行人”实有蓝本。1964年春,原河北省邢台地区车辆监理所刘团君分析大量事故案例,从中得出三条症结:一是行车速度快,二是行车不相让,三是行车不文明礼貌。于是,他提出“礼让三先”的理念,即先慢、先让、先停,绝对不可抢行争路,互不相让,以致形成僵持局面。况且,我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对此早作出明确规定。

现实生活中,与文明格格不入的画面信手拈来——大好河山的“到此一游”,一言不合的出口成“脏”,随心所欲的随地“痰吐”,果皮手纸的“我行我扔”,大庭广众的“坦胸露背”,公共场所的“大呼大叫”,理当让座的“视而不见”……文明,不只是个概念,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让文明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非一日之功,须从一个个“小切口”抓起,须从一件件“小事情”做起。建设高度文明的滁州,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笔者相信大家不言自明。

新闻推荐

@滁州人,“刷脸”也能进琅琊山了

今起至明年2月5日,琅琊山风景区对滁州人开展信息集中录入,今后不带身份证

滁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滁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