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巧用微信群 教学走捷径

滁州日报 2017-11-06 08:50 大字

丁时艳

家长是孩子的终身教师,教育实践证明,在影响教育的效果和途径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众多要素中最重要的两个,缺一不可。没有家长的配合,学校教育就会变成无根之木,无水之萍,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形成“1+1”大于“2”的效果,一直是班主任与教师工作的挑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班主任与家长建立了微信群,为这一沟通创造了捷径,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要积极调动群的活跃性,鼓励家长参与,教师在群里要积极发声,通过图片、声音等多重手段,让家长能够实时了解到孩子们在做什么,增加群的吸引力。群里切忌只发送教学要求、作业布置等相关内容,让班级群变成了冷冰冰的业务交流群,多发孩子们在校日常交往的内容,这样家长的参与兴趣就会更高,并且鼓励家长自己也多传亲子互动的图片信息,鼓励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在与群体交流时要对发声的家长积极回应,调动他们的活跃性。对个别潜水的家长,也要给他们的孩子一个展示的平台。教师在群里上传学生学习、活动照片时应慎重选择,不要只上传优等生或前排的学生照片,尽量让每个个体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很受重视,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也不曾忽视的感觉,形成对老师们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印象,就能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

其次,对班级突发事件和大的决策,处理完毕后,需要及时与涉及到的孩子家长进行私聊,不要在群里发声。群的力量有正面也有负面,具有偶然性,班级是一个群体,不仅是座位调整、值日、班级分工会有矛盾,甚至孩子们个体有时候也有冲突,老师的处理总不能十全十美,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大的调整,老师处理前和处理后,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留言,有针对性的和家长交流原因,如果不及时沟通,可能家长心里会有不满。只要一个家长在群里说出来,其他家长可能都会产生不必要的臆想,甚至跟风,比较麻烦,如近期新闻报道某个班级群里因班主任收了孩子们手机,并且在群里发了一张图片,就有一个家长不理解,认为会造成无法联系孩子,没有必要在群里反映这个问题,并且与教师有了言语上的冲突,造成了双方的矛盾升级,因为该班主任一句“不满意转班级”的话,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围观,不仅使微信群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被动,可谓好心办了件坏事。所以先要分别沟通,这样大家都会说支持。即便个别家长心里没那么乐意,一看别人都同意,也就会支持。

其三,把引导家长教育方式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引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忽视了对家长教育方式的引导和纠正,简单的交代如何辅助学校教学,这是不够的,其实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指导家长做好家教工作也是教师工作的义务和责任,用的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级里有个小男孩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任课教师只要反馈一点小孩子的问题,他就一定会打孩子,我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过多次与他私聊劝导,效果明显。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群里多传递和转发有关家教知识或具有正能量的言论以提高家长的整体素养。

最后,及时制定微信群的群规,给自己和大家都画一条红线。教师要有自律意识,不要在有家长的圈里或群里上传带有商业性质的广告信息。不在微信群里交代家长办理班级有关事宜,如帮助班级复印材料,代购物品等,若确实需要应通过电话或个人微信联系。并且教师在上传个人信息时也应注意语言描述,尽量避免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情况。

(作者单位:南谯区逸夫小学)

新闻推荐

滁州市出台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新政

本报讯(张蕾戴雪菲记者郭军)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功能,引导和鼓励企业职工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预防和减少失业,近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

滁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滁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