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文章登报振奋我心
我喜欢“爬格子”,拙作常常见于报端。快要退休时,为了锻炼头脑,打发枯燥寂寞的“下岗”时光,“找一个第二职业”——写作。自2000年以来,已有400多篇文稿,在全国30多家报刊发表。其中国家级十三种,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电视报、中国老年报(和杂志)、中国广播影视报(及杂志)、当代电视、电视研究、老年教育、中国老年杂志……我是非科班出身,且又是鬓发斑白之人,谈何容易?我想活到老,要学到老吧。由于我的辛劳,媒体和有关方面给予诸多的鼓励和荣誉……每一篇文章的见报都给我带来很大的乐趣,特别是《人民日报》这份中国第一大报,三次登载了我这个小人物的文稿,那真快乐的几乎要跳起来,给我带来极大的震动和喜悦!
我渐渐步入老年,在文学原野上踏出自己的一条路,但文科出身的女儿和理科出身的儿子他们都没有这个志向用笔耕耘——写文章。他们只是为单位的公事动一动笔,为此,我心中偶感缺憾。我不应强迫他们的志愿,但是,我想再写10年,85、6岁时他们接下我手中这杆笔继续写不是更好吗?正当我为此事心生愁云之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示在我面前:我的外孙女儿,我女儿的千金,2016年上学期已是《滁州日报》社的一名特约小记者,记者证、采访证在我眼前闪闪发光,这仿佛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学校和报社选拔出的一支专业队伍。该报的《皖东晨刊》每期都有小记者习作专版。尽管她的作业太多,她还是经常看这个版面,而且作文成绩较佳。我有时也将报纸上同年级的学生作品拿给她看。更加令人振奋的是2016年11月18日,我们祖孙俩各有一篇文章,分别在《皖东晨刊》的“老有所乐”版和“小记者习作”版同时刊登。我文章的标题是《老要随时》,她文章的标题是《我能行》,大意是从学骑自行车中悟出的哲理,竟登载了500多字呢,她高兴得小嘴合不拢地笑。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是2017年8月25日《皖东晨刊》的“小记者习作”版再次登载了她的文章《我想当一次手机》,主要内容是:她的爸妈业余时沉迷玩手机而忽略了她。今年她才十岁,这两次喜讯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我的笔杆子可以丰富生活之路,不怕后继无人了。正是: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当我问她“如果有稿费,你怎样使用?”她一口答道:一半买学习用品,一半捐给灾区学生。”这句话讲得好疼人,我听了更加舒服。
我期盼能常看到她的好文章,这个孩子用她班主任的话来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是的,端正的方体硬笔字,像是打印出来的,她还喜欢绘画、乐器,她弹得一手好古筝。她练习古筝时那执著的表情,那悦耳动听的音调,能助我的笔兴能使我的心情激荡。啊!祖孙同乐,其乐无穷!
新闻推荐
晨刊讯滁州市科技馆自开馆以来,参观者接待量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为预防和应对参观者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等事件发生,提高全体职工的急救意识和紧急救护能力,8月30日,滁州市科技馆组织全馆职工开展了应急...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