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的南谯 ——南谯区24年辉煌发展侧记
吴厚胜
南谯区委书记姚志近日向前来调研的市文研会老领导介绍了南谯区24年的巨变,介绍了新形势下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再创新辉煌,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举措,引起了中央媒体的特别关注。24年硕果累累,24年展翅腾飞的南谯已从建区之初的农业大区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农业强区、工业强区,并从一个环绕老滁城的郊区一步跨入新滁城的主城区、核心区。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3亿元,是建区时的22.1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8亿元,是建区时的69倍;财政收入17.7亿元,是建区时的221.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3亿元,是建区时的766.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亿元,是建区时的23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0187元,是建区时的2.76倍。产业结构由建区时的60.8:22.3:16.9调整为18.4:53.6:28。
快步前行
1993年1月,成立省辖地级滁州市,南谯成为滁州市两个辖区之一。全区现辖8个镇、1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1个省级工业开发区,区域总面积为1187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
从有乡无城到有乡有城。南谯建区时,区委区政府一直沿用位于琅琊区东大街的县级滁州市20世纪50年代所建办公用房,所辖区域范围基本为农村。随着“大滁城”建设城市南移并经2010年7月区划调整,南谯已经成为滁州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滁州的政治中心。2009年,在乌衣镇启动南谯新城建设,打造滁宁之间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和“绿色生态之城、宜居宜业之地、和谐时尚之都”,形成政务新区、乌衣老城区、乌衣工业园区、碧桂园区、黄圩湿地生态区、高教科创城区的“一城六区”空间格局。
从有农无工到有农有工。建区之初,全区企业不到10家,经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机械制造、家电配套、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非金属矿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规模工业企业136家,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4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值50亿元。全区工业化率上升到48.8%。围绕“八个一”(一朵花、一片叶、一篮菜、一株草、一棵苗、一朵菇、一棵树、一只莓)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精心打造“西部山区百里特色产业带”。基本形成圩区10万亩优质粮油、4万亩名优水产、8万亩苗木基地,山区3万亩茶叶、4万亩花生、4万亩草坪、1万亩滁菊以及近郊5万亩瓜菜生产基地。
从有市无场到有市有场。依托城南新区、南谯新城、高铁站南片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融资租赁、休闲旅游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城南4S片区等一批专业市场日趋成熟;引入阿里巴巴村淘、北京恩源等“互联网+”项目;菊花博览园、金甲溪漂流等生态旅游业成为假日旅游新亮点。
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南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五年。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工业方面。推动机械制造、家电配套、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非金属矿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达1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5家。全区工业化率由“十一五”末的46.6%上升到48.8%。农业方面。粮食产量实现“十一年丰”;投资12.5亿元完成中小河流、滁河防洪近期治理等工程,加固堤防57.35公里,除险加固病险小水库107座,连续五年在省“江淮杯”评比中榜上有名。乌衣现代农业示范区获批省级示范园区,腰铺、章广、珠龙现代农业示范园获批市级示范区。服务业方面。“十二五”末,全区限上商贸企业由“十一五”末的16家发展到91家,限上重点服务业企业达43家;三产增加值由“十一五”末的8.1亿元提升到18.3亿元,年均增长17.6%,占GDP的23.3%。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五年来累计实施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亿元以上项目超200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62亿元。大力招商引进项目,持续创新创优投资环境,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开展产业链招商,突出招大引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5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7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6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1.8亿元;成功引进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光大集团、奥特佳、沃特玛、众望科希盟、瑞科特等央企和知名民企。尤其是我们无中生有,创造性地提出打造滁州高教科创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平台,启动区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与南工大、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首批签约的总投资超20亿元的南工大8个研发型高科技项目4个已开工。
城乡面貌变化巨大。南谯新城平地崛起。投入121亿元,近100万平米安置房及保障性用房完工交付,实施70多项重点工程,政务中心、双洪公园、污水处理厂等60个重点项目投入使用;建成道路50公里、亮化道路40公里,铺设自来水管网50公里、污水管线54公里、燃气管道4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近300万平米。镇村建设如火如荼。科学谋划美丽乡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6个,目前已开工建设12个,建成8个。投资2亿元全面启动小城镇建设竞赛,城镇化率由“十一五”末的42.5%提高到51.5%。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全力推进“三治三增三提升”美城行动,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森林覆盖率达39.2%。
新闻推荐
近日,滁州保险业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制定有效措施,引导行业弘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建立健全滁州保险业诚信体系,加强保险从业人员的自律管理,引导行业主体加强自律教育,端正执业行为。强化协调职能,进一步...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