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滁州市创新模式强力推进精准扶贫

滁州日报 2017-08-14 08:14 大字

(上接第一版)

硬化责任,传递压力。印发《2017年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层层压实各级、各部门及帮扶责任人责任。实施“八个一”工作模式,做到每日信息一交流、每周工作一小结、每旬工作一通报、每月工作一督查、每双月工作一现场、每季工作一调度、每半年工作一考核、每年工作一考评,有效指导全市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分类施策推进产业扶贫

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把产业扶贫放在扶贫工作的突出位置,逐村逐户制定方案。市、县两级均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行业“智囊团”,分赴各镇、村精准指导。截至6月底,5个重点县市发展1个以上产业扶贫项目的贫困户6.8万户,占贫困户总数的88%。发展到户产业扶贫项目9.3万个,每个有产业扶贫项目的贫困户平均实施1.36个;发展到村产业扶贫项目586个,实现了123个贫困村全覆盖,平均每个贫困村实施4.76个。全市今年建设的35个村级光伏电站、8400个户用光伏电站均已并网,超额完成年度任务,123个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已全覆盖,贫困户收入稳定增加。

突出项目带动、社会支持。实施“N+贫困户”,多措并举带动产业发展。一是“项目+贫困户”。发挥扶贫贴息贷款“酵母”作用,引导贫困户灵活自主发展产业。二是“大户+贫困户”。充分发挥合作社、能人、大户等技术和市场渠道优势,建立专业大户与贫困户利益捆绑机制。三是“股份+贫困户”分红兜底线。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保底分红”模式,并整合贫困户扶贫贷款等政策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沉睡的资产资源,共建产业发展基地。

精准信贷强化金融支持

推行小额信贷,助力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以小额信贷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扶贫工程,着力解决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信贷需求。对原有小额农贷信用评价指标进行优化,创新贫困户小额信贷“631”评级授信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实现评级授信全覆盖。建立扶贫再贷款使用机制,总结推广“扶贫小额信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增加对具有扶贫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上半年共向13618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73%。

实施贷款保险,降低信贷风险。市、县两级财政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准备金和特色农产品保险补助基金,支持开展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对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实施风险补偿,并对保费予以补助。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设立风险补偿金3340万元,为1591户贫困户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财政贴息60万元。

量化股权资产收益扶贫

2016年以来,滁州市围绕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积极探索推进资产收益扶贫方式,即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其他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和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进行资本化和股权化,以优先股的形式量化给贫困户;贫困户可以采取土地托管、畜禽托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多种方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合作,享受资产收益所带来的“红利”,实现脱贫致富。

目前,滁州市已探索出社会资本参与光伏扶贫、经营性资产入股收益、生产经营收益、非经营性资产入股收益等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据统计,2016年滁州市财政资金投入扶贫项目3565个,其中种植业63个、养殖业21个、村级光伏146个、户外光伏3323个、其他项目12个,形成资产20489万元,实现资产收益2278万元。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覆盖到全市88个贫困村,其中46个贫困村实现了分红,3794名贫困户从中受益,拿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新闻推荐

市安监局加强事故防范保障安全生产

本报讯(通讯员金寅记者蒋瑞蕊)针对近期滁州市接连发生的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市安监局立即行动,发挥安委会办公室综合监管和协调职能,采取多项措施,加强事故防范,坚决遏制事故多发苗头,保障全市安全生产形势...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