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命最大,一定要让他活下来

济宁日报 2018-01-28 19:36 大字

开栏话: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民族文化道德传承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加大文明家庭宣传报道,有助于提升地方形象、扩大对外影响力,对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传播文明精神、弘扬文明之风,即日起,本报推出“家和万事兴·我的家庭故事”专题栏目,为您讲述文明家风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汇聚正能量。

本报记者王粲

2017年5月1日,在安徽省明光市街头发生了感人的一幕。一名轿车司机在开车时突发心脏骤停,当时刚好路过的一名医生对他进行了紧急施救,为司机争取到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这位医生就是泗水县中医医院的党支部书记、院长孙庆才。每当提起他施救路人的事情时,孙庆才总会笑着对身边的人说:“医生的手,是用来救命的,病人需要的时候,我会第一时间站出来。”

据孙庆才回忆,当时他和家人一起去安徽省明光市苏巷镇喝喜酒,途经明光市池河大道与车站路交叉路口时,看到前方车辆在绿灯亮起后仍未通行,此时,数名交警在车旁维持秩序,民警和车上人员神色慌张。职业敏感告诉他,车上可能有急症病人。随后,孙庆才毫不犹豫跳下车跑过去,只见车上一名男子面色苍白、口唇发紫,呼吸和脉搏都已停止。多年的从医经验告诉他,该男子可能是心源性猝死,时间紧迫,他直接在车内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我以前做过几年急诊医生,尽管现在不太熟练了,但简单的心肺复苏还是能做。这种病的死亡率很高,如果不能把握住发病时的黄金5分钟抢救时间,病人大多不能生还。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生命最大,一定要让他活下来。”孙庆才回忆,当时他对病人进行了快速胸外按压。不过,由于车内空间狭小,按压的姿势非常别扭,三五分钟后,病人面色才有了改善,并出现了昏厥后的第一次呼吸。10分钟后,明光市中医院120救护车疾驰而来,孙庆才又协助医护人员和民警将患者移至救护车上。

看到救护车驶往医院,孙庆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阳光的照耀下,他早已汗流浃背。这时,一位交警连声向他道谢,并要求留下联系方式,孙庆才连连摆手。

被孙庆才救下的男子名叫黄永,是明光市当地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黄永被送进医院后抢救了近一个小时,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5月4日,黄永逐步康复了,并能坐立和开口说话,精神也越来越好了。主治医生告诉黄永,他之所以能快速恢复且没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和发病时的3至5分钟黄金抢救期有极大关系。对于这位来自山东的无名医生,黄永及家人充满了感激之情。黄永的亲属通过各种渠道打听,终于得知恩人是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医医院的院长孙庆才。随后,黄永的亲属驱车5个半小时从安徽赶到泗水,为他送上一面锦旗,以答谢他的救命之恩。

提起自己的救人事迹,孙庆才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医生,病人需要的时候,我必须站出来,这是一种职业习惯,也是医生的本能。看到病人不救,我一辈子良心都不得安宁。”

新闻推荐

雪中送炭暖民生 一枝一叶总关情 明光市抗雪灾保民生见闻

常兆1月3日至5日,明光市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雪灾。灾情发生后,该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紧急调度全市上下开展救灾救助,各乡镇、街道抓紧查灾、核灾、报灾,持续走访慰问困难及受灾群众,并带领群...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