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岭上星光 ——明光籍著名热物理学家吴文

滁州日报 2017-10-13 10:01 大字

□阮华君/文(图由受访者亲属提供)

“环滁皆山也”,这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写下的句子。滁州城北津浦线上小镇张八岭,位居江淮分水岭屋脊,满眼青山绿水。工作在此,生活在此,二十多年,我早已领略了她的美,但是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她不仅风光旖旎,更有灿若晨星的人物。

吴文夫妇

星光璀璨

和钱学森一起回国报效的科学家

走进张八岭,来到小镇文化站,登上二楼,你会看到,紧邻它的南边,一栋徽派建筑的老屋面朝东方,白墙圆瓦马头墙,古色古香,与周边房屋截然不同。老屋前后,面东背西,三进院落,这里就是民国时期小镇上著名的吴家。

1919年8月,中国著名热物理学家,中科院能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分院院长,一手建立了广州能源研究所的吴文先生就出生在这里。

吴家老太爷是中医,也是儒生。他一生养育了6个子女,个个优秀。最为著名的是吴文和吴赋。一个是海内著名学者,一个是香港成功商人。

吴文先生天资聪慧,体质极好,幼承家学,诵读《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等儒家经典。稍长入读西式学堂,先后就读滁州中学(原安徽省立第八中学)、扬州中学,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之后,立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辗转多地参与国民政府“中美联合飞机制造”工作。抗战胜利被国民政府派往美国,任职国民党驻美“中国空军办事处”。国民党衰亡,他辞去公职,考入美国纽约大学布鲁克林学院。他半工半读完成了硕士博士学位。1955年,他和钱学森一道辗转欧洲,历经曲折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归国后和钱学森一起,在同一个研究室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1979年10月,吴文先生来到广州,领导刚成立不到一年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直到1983年8月离职。是他一手打造建成了广州能源研究所。他主持研制的柴油机“气波增压器”节能装置通过国家鉴定,获得1993年发明专利,是当时国际领先的科学成果,并因此代表中国到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参加节能装置应用问题谈判。如今广州能源研究所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百余件,其中有80多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技术已经覆盖广东、广西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巴基斯坦、泰国、老挝、罗马尼亚等国家……

无需再赘述,你可以想见吴文先生是怎样一种人,就凭当年能谢绝导师挽留和绿卡高薪等优厚待遇,不考虑个人出身(地主家庭,是国民党培养,为国民党效力多年——文革中也确实因此受到冲击),毅然决定冒险回国,用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就足以让人钦佩之至。

据吴文先生的亲属说,先生平易近人,生活简朴,担任能源所长和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广东省科学院院长、省科协主席等职务期间,坚决不要配车,不要照顾,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搞特殊化。他一生都非常爱国,而且是落实在实际行动上的爱国,不是嘴上说说的爱国。对此,我深信不疑,尽管我没有见过吴文先生,但天命之年的我能理解他——生于上世纪20年代,那个中华民族任人宰割、几近亡国灭种的时代,每一个心智正常的华夏儿女都有“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都能深深体会到什么叫“有国才有家”……

星光依稀

吴氏老宅百年风雨显沧桑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科学家,一个满腔热情的爱国者,一个方方面面堪称楷模的人,如今谁还知道呢?

吴文先生2003年病逝,葬于苏州。生于乱世,直到40岁才结婚成家,只有一个女儿现居美国。如今,你走进吴家老宅,这所老屋历经百年风雨略显沧桑。住在这里的是吴文先生的侄女,她打开家里的书橱,任由我翻遍,仅仅只看到很少几本吴文先生用过的书籍(有图章和手写的“吴文”二字),几篇打印稿的学术论文底稿,一张中国科学院聘书,还有一部《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录》,里面有一小段对吴文先生的简单介绍,配了一张半身照片。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半点关于他的只言片语,更没有其他图片和文字。

到百度上找“吴文”,在“百度百科”里有7个义项,先生名列其中。其他6人有表演艺术家,有研究员,有大学教授,有政府官员……似乎没有一个人能与先生比肩,但是对他们的介绍都是图文并茂,内容十分详尽,唯独对先生的介绍只有寥寥数语。现抄录如下:

吴文,工程热物理学家。安徽嘉山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55年获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研究员。在气波机械气体动力学的研究上,提出并改进了计算方法,完成了气波机械的相似律与模拟问题的研究。负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柴油机用气波增压器。参加我国第一台小功率地面燃气轮机的研制工作,负责离心压气机的气动热力学计算与设计。为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温差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转换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作出了贡献。

其他网页上也能找到,也都是只言片语,讹误颇多,真伪莫辨,让人无法相信。

这里提到的嘉山早于1995年撤县设市——如今叫“明光市”了。近20年和全中国一样,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文化建设如火如荼。

新建成的明光市文化中心,规模宏大,设计优美。走进去你会看到楼道走廊上挂了很多家乡先贤名人宣传图片,但是找不到“吴文”。

像吴文先生这样满腔热忱的爱国者,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放弃国外优渥生活,投入千疮百孔的祖国怀抱,不计个人得失,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祖国建设事业;即使受到不公正对待,也无怨无悔,初心不改,这真是值得我们景仰和膜拜的啊!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还有人说:“要了解一个民族,就要看他们崇拜的英雄是谁。”

吴文先生斯人已逝,据说他晚年多次来到张八岭,甚至到访过我工作的中学。吴家老宅和我工作的中学仅仅百余米,可是我却无缘与他相见。

如今,吴家老宅里住着的吴文先生侄女,已经60有余。对于先人业绩,她知之甚少。张八岭小镇上吴家男丁再无一人。张八岭中小学有吴赋奖学金,是吴文先生之弟吴赋捐资设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的1万5千元,后来又追加10万元(同时还出资修筑了张八岭老街水泥路面)。每年存银行取利息作为奖金,奖励家乡学子。许多孩子领到过奖金,对于奖金来龙去脉、吴家兄弟事迹却一无所知。

得知吴文先生其人其事,我曾经想方设法搜集,准备在课堂上教育孩子们,可是,历经数月,所获甚少。

张八岭啊,我可爱的家乡,你曾经有过的灿烂星光,怎么甘心就这样悄无声息了呢?期待,这岭上星光能熠熠闪烁,再现辉煌。

吴文先生和女儿

吴家老宅

吴文先生校对的译作

新闻推荐

多姿多彩迎盛会 砥砺奋进展华章 ——滁州市各地喜迎党的十九大活动剪影

明光市凤阳县市直明光市78岁的朱明位老人系《明光剪纸》第三代传承人,他用独特的寓意和巧妙的剪法,创作“喜迎十九大”主题剪纸作品向盛会献礼。特约摄影王绪波通讯员张子国滁州新华书店图书城店开...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