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经济开发区将与沪苏浙地区的无缝相连拓展成无缝对接,高效率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筑巢引凤聚集发展新动能

安徽日报 2020-10-29 08:04 大字

9月30日,104国道汊河大桥右幅建成通车。在滁州市来安经济开发区汊河工业片区安徽盛世高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上班的南京市民李翔,再也不用为路上堵车迟到而烦恼了。

2011年,李翔所在的公司从南京迁入后,他就每天往返于滁宁两地,见证了来安与南京的无缝对接过程。现在,双向两车道公路拓宽成双向八车道;南京地铁3号线底站林场站到汊河镇仅5公里,全程节省时间近一半。

“汊河大桥开通,滁宁城际铁路即将全线通车,交通将更加便捷,联系将更加紧密。”李翔说。

来安县主动对接南京江北新区前沿,高水平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高效率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高质量融入一体化发展。来安经济开发区积极筑巢引凤,谋划建立产业承接平台,全力招商引资。经过数年发展,来安经济开发区已经形成汊河和县城两大工业片区,发展成以轨道交通、文具礼品、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新能源五大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园区。

在安徽盛世高科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检测用于动车、地铁的车门、电源控制箱、制动圆销、集成气路板等。公司副总孙剑群说,汊河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后,公司也随之从南京迁入。目前,公司两期项目均已投产,今年销售收入预计达1.6亿元。

筑巢引凤聚集发展新动能。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已入驻轨道交通企业132家,高铁七大类168个主要部件可生产近百个,成为中车集团轨道交通重要零部件供应基地、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此外,汊河工业片区还建立了安徽省轨道检测中心、轨道研究院等平台,与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超过20项。目前,来安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和战新企业发展到40余家,超过4000名企业高管和高技能人才来自南京,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60%。新建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已有16家企业签约入驻,总投资达52.9亿元。

来安经济开发区还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启用行政审批“二号章”,县直部门共28个服务窗口直接提供各类审批事项58项,实现了“汊河事汊河办”。同时,联动开设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专窗。

今年以来,来安县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同开展了“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联合成立“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推进小组,成立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同时,滁州港至G104集疏运项目也正稳步推进,打通大江北水陆融合通道。

在位于来安县经济开发区县城工业片区的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工人正加紧生产电池片及高效单多晶光伏组件产品。“16GW太阳能组件项目投资人民币110亿元,一期项目2019年11月签约、12月开工建设,今年5月底就开工生产了。如今已实现满产4.8GW,相当于每天产出3万块组件。”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周建国对记者说。

来安经济开发区县城工业片区目前已入驻企业24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9家,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获批省特色产业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文具礼品、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四大特色产业规模效应日益明显。

2019年,来安经济开发区实现经营(销售)收入327.5亿元、税收收入22.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连续两年入选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前30强。

·记者手记·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面前,来安经济开发区变被动接受辐射为主动作为,从交通对接、产业规划、优化营商环境、引资引智等方面谋划在先、落实在细,让与长三角先进地区相邻的区位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

新闻推荐

人情味多了,人情债少了

“婚礼场面虽不盛大,却热闹温馨,街坊四邻都说办得好。”来安县汊河镇黄牌村村民周长福说。前不久,周长福小儿子的婚礼在村里...

来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来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