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返乡创业惠乡邻

来安报 2020-04-29 00:57 大字

苗竹欣

“先紧无锡的这一车上,上满了赶紧走。"4月3日一大早,在徽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牛蛙养殖基地里,销售经理卜正东正安排工人们按照订单给牛蛙装车、发货,蛙鸣声、吆喝声、引擎声汇成了一曲热闹的劳动交响乐。卜正东介绍:“目前,基地一年能产出牛蛙100万斤,产值1500万元,这两天,大部分地区恢复了堂食,又赶上清明小长假,每天能接到将近十万块的订单。"

徽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牛蛙养殖基地位于大英镇大英村,这片土地原来是一片低洼田,因为地势原因,晴天旱,雨天涝,而且土壤瘠薄,收成很不理想。于是,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的大量土地成了抛荒田,而这片抛荒田,就成了徽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大健的一块心病。

孙大健是土生土长的大英人,年轻时,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1999年退役后便在无锡安了家。2012年,孙大健与妻子成立了苏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主营牛蛙食品,凭着军营中历练出的吃苦耐劳的劲头,他一路拼搏,一路收获,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孙大健成了名副其实的“人生赢家"。

先富起来的孙大健一直挂念着家乡的土地和儿时的小伙伴,2015年,他自费11万元,为家乡修桥,修路,方便乡亲们出行。到了2017年,孙大健的公司已经发展了二十余家加盟店,每年能消耗近百万斤牛蛙。“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机会来了。"孙大健想,用家乡的这片抛荒田建一个牛蛙养殖基地,不仅能解决店里的原料问题,更重要的是能让那片闲置的土地有用武之地,帮助乡亲们增收致富。

2017年,孙大健回到家乡,经村两委协调,以平均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了这片300多亩的低洼田,挖塘、开渠、架大棚,建起了牛蛙养殖基地,让当地村民手中无用的抛荒田变成了实打实的收入,平均为当地每户村民增加近5000元收入。

“增收致富重要,但保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同样重要。"孙大健介绍,为了不让养殖废水影响周边环境,他请来专家,设计了一套循环排水系统,养殖废水排入蓄水池,经过沉淀、消毒,以及基地内几个自然水塘的循环后,再引入蛙池,继续用于牛蛙养殖,保证养殖用水不出基地。此外,基地还新建了一个养殖池,用来养殖以腐食为主要食物的梭鲶鱼,不仅解决了死牛蛙的处理问题,也为基地带来了另一笔收入。

牛蛙基地建起来,不仅让村民们手里的抛荒田变成了实打实的收入,也为当地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出去打工的村民提供了工作机会。冯福永是大英镇大英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需要照顾严重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儿,他只能留在家里,一家三口,就靠着种养的一些农副产品和政府的各种补助维持生活。2018年,通过村里牵线搭桥,冯福永进入了牛蛙养殖基地打零工,每个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基地就在家门口,打工的同时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收入稳定了,生活也有了奔头。"冯福永笑着说。

除了冯福永以外,还有包括3名贫困户在内的其他13名村民在牛蛙养殖基地实现了稳定就业,大英村书记姚锦玉介绍:“在基地务工的13个村民,人均增收两万余元,3名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

新闻推荐

来安县舜山镇司法所用行动走进人心

近年来,针对群众办事大多没有规律,且突发性较多,急需处理的实际情况,为确保群众来有接待,问有所答,查有结果,来安县舜山镇司法所...

来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