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守初心 三尺讲台写人生 记来安县水口镇中心学校老师刘文武

滁州日报 2019-09-23 07:28 大字

本报记者王琼

当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声响起时,来安县水口镇中心学校里,学生们的欢声笑语沸腾了起来,三(2)班教室门前“规律”性地出现了班主任刘文武的身影。这一“规律”已经坚持了37年。作为一名扎根乡村的人民教师,刘文武像一颗种子,撒在小小一方讲台上,种在学生心田里,长在教育这片热土中。

坚守初心,三尺讲台写人生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刘文武从小就立志长大当一名教师,扎根农村,振兴家乡教育。

1983年师范毕业,他主动要求回到自己的家乡南谯区最偏远的学校——工农村小学当教师。当时的条件很差:道路不通、教室破旧、土墩上搭块木板就是课桌……可这都不曾改变刘文武的初心,每趟步行40多分钟到学校,每周28节课,既带语文又教数学。

1992年9月,刘文武来到水口镇中心学校工作。接手班级后,他“要求学生们坐如钟,上课时保持安静,注重注意力的培养”。刘文武对班里的学生从学习态度的转变,到学习习惯的培养,再到学困生的辅导。上个学期末,班级的语文考试平均分与本校同年级第一名相差近30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这一差距奇迹般地缩小到了5分。

梅花香自苦寒来。全国教育信息化大赛二等奖、省“农远工程教学应用新星”、滁州市“名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对刘文武来说是继续坚守在教育战线的不竭动力。

身正为范,用爱心默默耕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刘文武的座右铭。从教以来,他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以一颗不倦的爱心,默默润泽着孩子们的心灵。

小林(化名)是班里的一名学生,父母离异,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作业经常不做,不爱与同学交流。刘文武发现后,一方面在生活上关心他、帮助他、给他温暖,另一方面给他讲励志成才的故事,鼓舞他志气。在潜移默化中,小林越来越自信了,上课发言也积极了,作业也比以前好多了。

“刘老师有什么特点?”记者采访了刚刚放学的三(2)班的同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上课很好”“对我们很好”“允许我们犯错,只要我们能改正”“刘老师很温柔”……刘文武笑着说,有一次一名学生做作业时,问他用“像”怎么造句,他引导说,老师像什么?学生脱口而出:“老师像妈妈。”这样的回答,正是对刘文武最好的肯定。

甘当人梯,传帮带青年教师

在学校教导处主任王子盛的眼里,刘文武是“活的百科全书”。“他爱钻研、善思考、勇探索,文化底蕴深厚,科学知识渊博,不但是学校课题组组长,而且还乐于助人。”王子盛告诉记者,刘老师对于青年教师的疑惑和困顿,总是热心、细心、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扶。

学校青年教师俞凤翔,原来对计算机不是很熟悉,但一心想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平时一有空,他就会向刘文武请教,每次刘文武都毫无保留给他讲解,对于复杂的问题还亲自示范。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和帮助,他迅速成长为学校的信息技术骨干。

多年来,在刘文武的传帮带下,一批批年青教师已成长为教学骨干,成为省、市教坛新星、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在各级教学大赛中摘金夺银。

用汗水浇灌花朵,用知识点亮梦想,用爱心陪伴成长……在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上,刘文武37年如一日,坚守初心,坚定前行,谱写着一首平凡而又动人的乡村教师之歌。

新闻推荐

汊河镇多举措推进环境整治

为切实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连日来,来安县汊河镇多措并举,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该镇通过制...

来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来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